第六章:怎么又是你们
张平高退婚没多久,民间便有人传言,说张平高在丹州拥兵自重,还打算造反。
整件事在天下文人的描述下,那叫一个鼻子有眼。
甚至于传到李世民耳朵里的时候,张平高已经领着大军打到长安脚下了。
这可把李世民吓了一跳,他立刻下令削去张平高的爵位,又撤掉他的官职。
如果不是李渊曾经赏赐功勋一次免除死罪的机会,恐怕张平高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就被砍头了,哪能郁郁而终?
事后,朝中没人敢议论此事。
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李世民的一次妥协。
向门阀世家的妥协!
如今李世民再次提起这事,着实让房玄龄有些惊讶。
“张平高谋反一事,朕知道是博陵崔氏凭空捏造,可当时天下还未统一,民心不稳,朕需要借助博陵崔氏的威望稳定天下民心,不得已之下,只能委屈了张平高。”
李世民叹了口气,怔怔道:“朕猜想,无论赈灾还是私吞赋税,都是崔仁师故意整出来的,就是想让朕杀了张文茂。”
房玄龄道:“幸亏陛下你明察秋毫,没错杀了忠臣。”
“算了,朕今日有些困乏,先睡吧,明天朕再去见见这个张文茂。”
李世民抿了抿嘴,神色恍惚。
…
第二天清晨。
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同时起床。
“呼,这个床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松松软软,比皇宫里的床还要舒服!”
李世民伸了个懒腰,一脸满足的说道。
房玄龄也笑道:“确实,臣也好久没睡这么香了。”
“对了,有没有早餐啊,朕饿了。”李世民摸着肚子道。
房玄龄起身走到墙边,用力拉了一下那根红绳子。
很快,一个小厮就来敲门。
房玄龄去打开门,道:“小厮,能否买些早点?”
“放心吧客官,我们为上等房客人免费提供早、中、晚三餐,两位客官请稍等。”
小厮说完,就转身离去。
李世民二人就趁着这个时间,开始刷牙洗脸。
没过多久,小厮又折返回来,并且还端着一个托盘。
早膳很简单,就是白粥咸菜。
可李世民却吃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就连白粥都格外香甜,比尚食局做的山珍海味还好吃!”
房玄龄大口喝了几口,又夹上一块咸菜,“确实不错。”
“吃好了,我们走吧。”
二人也没包袱,所以简单收拾了一下就上街了。
街道上还是那么整洁,百姓脸上也都带着笑容。
这种场面,真是赏心悦目啊。
两人有说有笑,没多久就到了县衙。
门口值守的衙役已经换了一个。
他看见两人,便上前道:“两位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没说明来意,而是问道:“今天是清明休沐,你为何还要值守啊?”
衙役咧嘴一笑,“张大人说了,无论什么假,县衙都得留有一人值守,避免百姓申冤无门。”
李世民问道:“那你们没有假,心里不会不高兴吗?”
衙役笑道:“嘿嘿,留下来值守可以领三倍俸禄,不知道多少人想留下来呢。”
李世民笑了笑,这张文茂倒是挺会利用人心,一个加倍俸禄,就让这些人乖乖留下值守了。
“我是有事找你们张大人,烦请带路吧。”
“好!”
衙役点头。
现在是放衙时间,所以有事找张文茂,随时都可以见他。
…
县衙后院。
张文茂躺在椅子上,慢慢摇晃着,目光却怔怔望向庭前中的翠绿枝桠。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啊,没想到我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么深的感悟,真棒。
砰!
心里刚给自己点了个赞,后院大门就再次被人给踹开了。
霎那间,一腔诗意都喂了狗。
“真当县衙后院是茅厕吗?”
张文茂坐起身,正要发火的时候,就看到了李世民和房玄龄。
“怎么又是你们?”
李世民笑着道:“张大人,昨天我脾气有些暴,辱骂了张大人,希望你别放在心上。”
张文茂重新趟回椅子上,淡然道:“你们昨天见识过泾阳县的变化了吧?”
房玄龄道:“确实,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泾阳县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而且那些百姓,都对你是赞不绝口啊!”
“呵呵,百姓该称赞的可不是我,而是陛下,要不是他英明神武,我纵然有一身抱负,也无处施展啊!”张文茂随口说道。
这马屁拍的,让李世民瞬间就心花怒放起来。
他深深的看了张文茂一眼。
目光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这家伙就像是一块未雕琢的璞玉,只要精心雕琢一番,将来肯定能为建设大唐出一份力。
不过,雕琢的过程有些麻烦啊。
李世民看了看四周,然后说道:“张大人,能否给我们一张椅子?”
张文茂“哦”了一声,回头朝院子里喊道:“小梅、小兰,拿两张椅子出来。”
很快,两个丫鬟就端着椅子出来。
放下后,她们才又转身回去。
李世民和房玄龄也不客气,大刀阔斧的坐在椅子上。
落座之后,李世民开口道:“我听说,你之前是考中进士,才被陛下封为县令的吧?”
张文茂微阖着眼,打了个呵欠,“这种事出去稍一打听就知道了,还用得着来问我吗?”
“…”
李世民表情一滞,干咳着道:“既然经历过,那不知道你对科举制有什么看法?”
“有什么看法,能让寒门仕子有机会入朝为官,绝对是百姓的福音。”张文茂随口道。
李世民摇摇头,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他久居宫中,身边接触的人大多都是世家门阀,并没有多少寒门仕子。
科举制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想多出几个寒门仕子,以此来削弱世家门阀的影响力。
可直到如今,世家依旧掌控着朝堂话语权,这不就代表科举制效果甚微吗?
“你别光捡好的说,你觉得科举制的弊端是什么?”
张文茂一愣,诧异的看着他,没想到这个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会提出这种问题。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