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闹事
谢思媛侧耳听着前面的动静,面色一变,做生意最讲究和气生财,听这动静像是起了争执。
不会是闲帮知道了谢家出事上赶着来打秋风吧。
李婆子驻足听了一会儿一脸惊异,“前面主持大局的是哪位管事?是崔管事吗?
谢思媛摇摇头,眼看清明就要到了,大姐差了崔管事去杨府拜会。
今天在铺子里坐镇的是大姐。
李婆子见谢思媛神色恍惚,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可转念一想要不是谢思媛方才提点自己可能就卷进祸事中了。
她竖耳倾听前面碎瓷声没了,只有男子的暴喝,自己小心点过去瞧瞧也不妨事,她这个人最不爱欠别人的。
想到这她劝道,“三小姐要是信得过我,我悄悄到前面去瞧瞧,三小姐不如先回屋待一会儿。”
李婆子看着谢思媛弱风扶柳的身段,巴不得把她按在屋里,这副模样要是给那些地痞流氓看了去少不得又要生出许多事。
谢思媛也知道自己云英未嫁抛头露面不妥当,看了看从窗户探头张望的两个绣娘,见谢思媛看过来两人慌忙把窗户关了。
看来这两是指望不上了。
面对李婆子的热心,谢思媛只能说着感谢的话,从手上退下一只一滴油的银镯塞到李婆子手里。
李婆子瞥了一眼厢房的窗户,匆匆将银镯塞到袖管里就直奔账房。
账房是用隔板隔出来的两步宽的隔间,从后院到前面的铺子必然要经过账房。
谢思媛重新钻进了茶房,要是前面的人闯到后院,图财的想必会冲进正屋。那里好歹摆着两个瓷瓶,还有几幅绣品,七七八八能有个五六十两。
要是图别的,谢思媛不敢往下想,抓起了扔在地上的火钩。
李婆子很快就回来了,满头大汗的将一个大红色洒金名帖递给谢思媛。
大红色洒金名帖,是当朝两榜进士才能用的。
谢思媛接过来一看大吃一惊,是工部左郎中杨槐年的名帖。
自家一介商贾,在燕京举目无亲,家里何时有了堂官的帖子。
谢思媛想起帮着父亲带信的杨时,他乡遇故知的浅薄情谊就能送她家当朝三品大元的名帖?
李婆子在陆家耳濡目染多了,看见名帖时也震惊过。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无依无靠的在偌大的燕京能将生意做起来十分不易。
谢家这些日子往出盘铺面的事情她也听说了,田亩铺面是几辈人的嚼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出手,想必谢家遇到了不得了的事情。
谢思媛仿若梦中,直到手里的火钩子从手里脱落,才将两个满腹心事的人拉回现实。
李婆子此时也不敢耽误,跟谢思媛转述谢思娴的话,“来的是黄华坊胡同杭举人的儿子,带着几个闲帮,领头穿暗红色宝相纹直裰的是住在大兴的单二,惯做一些帮人收账的买卖。大姑奶奶说让三小姐从侧门出去拿着名帖去顺天府叫几个衙役来,没了那些闲帮助威,想必杭大爷也成不了气候。”
说完摊开手,露出谢思娴偷偷让她带出来的银子和银票。
李婆子观察着谢思媛的神色,这个杭举人和谢家的恩怨她也多少听过,怕谢思媛恼羞成怒去了前面反而中了杭多宝的下怀。
“嫂子可看见铺子里的伙计还在?”
父亲十分节俭,铺子里一律一个管事一个伙计,伙计兼着下夜。
李婆子想也没想点点头,焦急万分道,“在的在的,李醒小哥在的。”
“那大姐身边可有丫鬟?”
“没有。”李婆子脱口而出。
谢思媛不由得高看李婆子,短短时间将铺子的情况摸清了。
来闹事都是男子,必然要留下伙计周旋。大姐今天带着丫鬟春影来的,春影不在想必是让大姐派了别的事情。
李婆子也在心里反复掂量怎么劝说谢思媛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只见谢思媛神色一振,手脚麻利的从茶房的柜子里翻出一块青灰色包布,将脸包了起来,拿起搭在矮柜上的围裙围上,然后把帖子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利落的撩帘而出。
谢思媛在院子里看了一眼绣娘那屋,窗户上开了两指宽的一条缝。看来这两人是打算作壁上观了。
也好,以后收拾起来也没心理负担。
两人轻手轻脚的从侧门出来,还好外面没有人堵门,两人如释重负的对视一眼。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