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父母规划
闵氏耳聪目明,生怕徐宽再说出些好条件给庶出女儿:“既然你不信我得了你父亲的话也该放心了,便罢了啊,回去歇歇吧,以后行事多多思量,你父亲明早还要去府衙呢。”
说着便给一旁的翠角递了个眼神,翠角连忙扶起有些愣神的长宜往外走去。
见长宜安静了徐宽也不再说些什么,只站起来等闵氏宽衣。
“其实你也知道宜儿是个好孩子,管家理财的我三个女儿一起细心教导,她也有认真学,之后出嫁了也是能管好后宅的一亩三分地的,何须这样急切。”闵氏上前服侍徐宽,半试探性半安慰的说道。
徐宽舒适的开始泡脚:“不是急切,当今陛下虽正值壮年,但已起了立储之心,朝廷已有党争之势。”
“我明白你的心思,自然不会给家里添乱,只是那头官人可得好好说说了。”闵氏边给徐宽加热水边往凌音阁努努嘴:“虽然这后宅是我在管,可夫君也得约束下,这敢随便刺探主母院里消息的便罢了,怎还敢怂恿女儿往这跑。”
徐宽擦擦脚便上塌揽过闵氏:“我自然知道你是尽力的,我听李嬷嬷说了韩家多半在打咱家姑娘的主意,要打消他们念头现在正是关键。不过好在你我夫妻同心才没有韩家那样的孩子。”
其实徐宽明白自己对凌音阁多宠爱宽待,导致闵氏难以管教,很多话自己去说更管用。
闵氏往徐宽怀里钻了钻:“韩家那孩子怎么了?”
“我知道你也看不上韩家那些后辈,咱们虽没有多嘴说什么,外头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那韩家大哥儿真真无可救药,竟在青楼流连三天未返,这韩夫人也太骄纵了些。这样的家门、品行不端的孩子还是不要考虑为好。”徐宽扶起闵氏,看着她的眼睛,忍不住蹭了蹭她的脖颈。
闵氏倒是被吓得清醒起来:“怎能有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家门不严可万万不能糟践了咱家姑娘们。”
“所以母亲特地托平阳侯府故人找到了前朝崔先生给姑娘们教养,又和锦襄伯府家的大少爷一同来宁城。这锦襄伯爷考评下来后司宁城转盐使,找了金陵黄先生教导其长子,咱家孩子也可沾沾光。”徐宽看闵氏如此在意儿女,怜悯之心顿起,不禁透露了母亲叮嘱保密的事情。
“这金陵黄先生可是那萧山书院的主薄?”
“没错,是那位先生。这崔先生想来你不曾耳闻,她是前朝教习嬷嬷中最出色的,当年洪灾时全家被母亲救下安置在庄子里,后来灾情一过宫里头便派人出来从民间选底细干净的孩子进宫。她进宫后受到母亲不少帮助打点,这不为了给太后祈福宫里放出波人来,刚好趁机打点出宫过些年安生日子。只是出宫后姑侄不和,自己学问高、见识好便梳了头做姑娘们的先生,现下年纪大了,又想报答母亲换个安稳余生便一同来了云城。”
闵氏被吓了一跳:“这安哥马上考府试能有黄先生教导自然是好,未来也可走的长远些。就是母亲对静儿是什么打算,怎会找来这样的女先生?”
徐宽声音中透着几丝叹息:“母亲是久居京城难免孤寂,来宁州看看这边疆风光,再者崔先生对于姑娘家的教养有独一套的功夫,家里还有宁儿、宜儿,这样家里姑娘们前程好些。”
闵氏眼睛里泛起星星:“那自然极好的,我虽出生江南世家,可这些弯弯绕绕的规矩实在难以捉摸,有先生贴身教养着姑娘们咱们可能省不少心。”
徐宽看到闵氏眼里的光彩不禁也欣喜起来,搂着闵氏躺下:“是啊,单单静儿那烈火般的性子也只有母亲才能调教了,如若宜儿、宁儿也能有些名声,姑娘们后半生可都能安稳些了。”
“多亏母亲费心了。”闵氏十分珍惜徐宽的温情脉脉,紧了紧怀抱。
夫妻俩相互宽慰了几句便去进行夫妻日常活动了。
小长宁躲在耳房面红耳赤,悄悄给自己算起命来。
聒噪小姐徐长静尚且可以被封建礼法调教的温婉如水,更何况自己这个呆头鹅呢?
就如便宜老爹说的崔先生调教好的人都可一笑一颦皆温婉,可自己真的可以接受这样的教育流水线,把自己放进模板里吗?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这便宜老妈不会用儿女换取利益,这便宜老爹倒是不一定。
祖母有能力找到中榜率如此高的老师给哥哥们读书,当年能找到接生姥姥张氏,现在又能找到比男先生更冷僻十倍的女先生到家做家教,地位可见一斑。
再来,祖母是平阳侯独女,徐宽现在是从五品刺史,闵氏又是江南名门的闺秀,按照这种配置来看用儿女联姻来作为家族间的利益纽带确实益于家族发展,按照这样的发展规律来看,自己多半配个权贵之家,没有配给匹夫草草一生的简单生活。
古代家族盘根错节,类似于东汉末年刘备大半个中原都是亲戚。因为相互帮扶所以共富贵、共患难,人脉和渠道基本共享,那么一朝事发则会满盘皆输。
在何清看来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开开心心的活着,如果不能开心那也要为自己活着。
但是在这里可能吗?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