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十章

  在进行古董器物鉴别时,蔡文隽总会采用层层提问的方式推动儿子的思考,随后再极有耐心的为其进行讲解。通过讲解,蔡梅森不仅在专业领域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为人行事上也有了飞越式的进步,短短月余就俨然成了另一番模样,颇有些古玩行里的专家派头了。

  蔡文隽将儿子点滴进步看在眼里,虽说作为父亲他很有成就感,但却也有些暗中担心,害怕儿子会因为取得进步而自满,于是便决定趁着天气好让蔡梅森到辽西走一趟。

  古玩和做人虽然从表面看上去是两回事,但实际上究其根本却又是一脉相承。在古玩界,要想长久屹立不倒,首先就必须要有大格局。只有善于忘记他人的坏处,时刻看到对方的优点,处处与人为善,才能够得到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才能够将古玩玩得风生水起。

  在整个东三省的古玩行里,最德高望重的当属辽西吴四爷。作为年纪最大的资深收藏家,已近古稀的他无论在为人还是能力方面均受到后辈敬仰。

  然而,凡事有一利亦有一弊。吴四爷虽说表面宽仁,实际上内心却也有些清高。凡事讲求个缘字,历来在交往时将人分为不同等级,若是入不了他法眼的宁可不交。不过,在他为数不多的朋友里,蔡文隽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由于两家是世交,因此早在蔡文隽十多岁的时候就曾跟随父亲到辽西拜访过吴四爷,这以后即使再忙每年也要保证前往辽西探望对方一次。

  因此,两家一直保持着极好的关系。

  如今蔡梅森作为新人进了古玩行,蔡文隽也希望其同样能够得到吴四爷的点拨,至少可以在为人行事方面少走些弯路。况且,他也希望儿子在经过吴四爷掌眼后为人行事方面能有更大的进展,这样他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蔡家在古玩方面的秘术传下去。

  打定主意,蔡文隽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儿子。蔡梅森原本就知道吴四爷的名号,只是由于自己是晚辈这才无缘一睹前辈的风采。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开心得不行。

  蔡文隽见儿子答应了,便又开始着手准备给吴四爷的礼物。从上等人参、江南丝绸、貂皮鹿茸到点心匣子,每一样都打点得清清楚楚,随后又让忠叔给蔡梅森准备了喜欢吃的食物,等到全部妥当后,这才让擅长赶马车的伴读钟祥陪其前往辽西。

  钟祥是个孤儿,比蔡梅森小两岁。蔡梅森五岁那年有一次跟随父母从长春到四平附近的礼书县城亲戚家串门。车子刚刚进入县口就看到路边有一大群人围在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面前指指点点。蔡梅森一时兴起便拉着父母挤到人群前面看,只见那孩子此刻正躺在冰冷的地上,因为发着高烧脸色通红通红的,眼睛紧紧的闭着,一看就知道病的很重。然而由于其身上穿得破破烂烂,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因此虽然身旁围得人很多,却始终没人帮忙。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第十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