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而也或许正是这样,才反倒衬出老辈人的那句‘灾年冷天气’的话是绝对的真理。
也正是由于这样,每当人们见面时都会不自觉地将‘你吃了吗?’和‘去哪儿啊?’,改作满是问候的‘今儿好冷啊,多穿点。’
城北的蔡家此刻却与之相反,府门大开,在家主蔡文隽的命令下,管家忠叔正带着几个家丁仆从在门口来来回回的忙碌着。摆花盆的摆花盆、扫地的扫地、挂灯笼的挂灯笼,每个人都是一路小跑,脚不沾地。很快在大伙儿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府门处就变得焕然一新,干净中显露出了别样的雍容气派。
作为东北地区名声显赫的古玩鉴赏世家,蔡家不但在北方地区,即便是整个中国的业界也占据着屈指可数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如今的一家之主蔡文隽更是古玩界里的传奇人物。远的不说,年轻时数次北上长白山老林,深入地下近万尺经历就足以说明一切。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蔡文隽的儿子蔡梅森虽说和长辈相比,长相更加文弱,但在古玩鉴赏方面却也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从小就得到了父辈和祖辈诸多点拨的他在古董的器型、花纹、色泽方面总是能够做到极为得心应手,无论面前摆放着的是什么器物,只要是被他搭上一眼,很快就能够说出其所处的历史年代和背景。而也正是由于蔡梅森有着这样特殊的能力,因此每当蔡文隽和随从一起外出淘货时总会习惯性的将他带在身边,为的就是能够在买货的时候掌眼。
当然,事实证明,蔡梅森也的确不负众望。在古董分辨的过程中的确没有走眼的时候,这件事情自然又成了蔡家的另一个传奇,被古董行的同行们所津津乐道。
不过虽是如此,但为人父亲的蔡文隽却有着另一种想法。在他看来,乱世当中人如草芥,与其让儿子此生被古董所累,不如让他简简单单的生活、收放自如的为人。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蔡文隽并没有让儿子专业学习古玩鉴赏,反而在对方报考大学时选择了邻省省城奉天一所著名大学里最不起眼的中国文学专业。
蔡梅森原就是个孝子,对于父亲的做法并没有丝毫异议。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便到学校报到去了。只是由于两地相隔有些距离,因此也只有寒暑假才能回来,自此和家人见面的机会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而这天下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忙碌,正是由于蔡文隽突然收到了儿子的信件。信中蔡梅森告诉父亲自己近日要回来了。对于儿子这不到假期就回来的做法蔡文隽自然很是奇怪,然而任凭他写信询问,蔡梅森却再也没有回信。没有办法,蔡文隽也只能按照前次信中所写的内容进行准备。
书房的门紧关着,蔡文隽站在紫檀木制成的长桌前俯身用手里的刷子轻轻的刷着桌上的一个有些破旧的青铜匏壶的壶身。随着他不急不续的移动手臂,刷子的顶端一下接一下的落在青铜器物上,每一下都是力度相当,看上去动作绵软实则却又包含着极强的力道。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