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随师回乡 激发抗日
屈指算来离开上海三年多了,现如今我已师范毕业,这个刘老师,要不是他,我也不一定离开上海,要不是他,我也不会想着现在赶回二桥埠镇郑家村老家去看看,也就不会被绑了肉票,哎,真是的!郑垚虎说不出是埋怨还是想念刘老师。
想到这里郑垚虎他怎么也睡不着,想想如今越吴市师范学校已停课,学校准备往西南方向迁移,刘老师辞职回上海,走前头天晚上,郑垚虎约了几位要好同学一起给刘老师饯行,晚饭吃过后同学们散去,他安排刘老师住进自己的好客来客栈,方便刘老师第二天一早上码头坐轮船去上海。
当晚在房间里,刘老师和他谈了许多,许多,慷慨激昂的鼓动,感人肺腑的话语至今犹在他耳边回荡,刘老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他难以忘怀。
记得当时刘老师问郑垚虎:“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你已经从越吴市师范学校毕业,今后是当老师还是去办学校,或就这么当当老板,做做生意。”
郑垚虎垂下眼皮说:“眼下还是把生意做好吧。”
刘老师劝导说:“年轻人应该干点有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人生价值,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要做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你是怎么想的?”
郑垚虎随口回答:“我没想法,没有雄心壮志,得过且过呗。”
刘老师冷冷一笑,说:“国破家亡,你还能得过且过安心做生意?日本鬼子会让你如此安稳做生意过日子,会给你美好的未来吗?”
说真的,郑垚虎没法回答,当时他陷入沉思。
刘老师敲敲桌子提醒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八一三上海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 ,江浙一带跟着沦陷,越吴城眼看就要被日本人侵占,我们该怎么办?”
郑垚虎的心里还是有想法的,还是有些家国情怀的,只不过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只有认真的听老师讲。
刘老师继续鼓动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蒋委员长在七七事变后号召全国,如果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党早已号召全国老百姓团结御侮,团结抗日,统一战线抗击日寇,开展敌后游击战,而且国共两党已基本达成协议,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的游击队也将改编为新四军,现在国共两党都在号召全民抗战,全国各地烽烟四起,不少有能耐的人纷纷拉起队伍抗击日寇,可惜眼下鱼龙混杂,有人真心拿枪打日寇,有人假借抗日名义欺压百姓谋私利。”
郑垚虎静静地听,默不做声,刘老师便开始激发郑垚虎的热情,他慷慨激昂地说:“垚虎啊,你一个热血青年难道不能有所作为,不应该为国为民挥洒热血,奋斗青春,反击侵略,打击日寇吗?要知道这是时代召唤,是命运使然,是你们青年人应尽的历史使命,自古英雄出少年,天降大任于斯人,该你,你们年青人大有作为的时候到了,你一个聪明能干,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后生,怎么不能为自己,为家族,为民族,为国家奋起抗争,打败日本鬼子,尽显英雄本色,难道你想抱憾终身,老来对孙子说,那时候你爷爷胆小害怕不敢起来与日本鬼子斗争,甘当亡国奴。”
“老师,我……”刘老师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语到底还是打动了郑垚虎,激起了他的满腔热血,他感到热血沸腾,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刘老师见郑垚虎手足无措,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心动了,于是循循善诱说:“郑垚虎,凭你的能力和身家背景,短时间拉起 一支抗日队伍绝对没问题。”
郑垚虎将信将疑问:“可能吗?”
刘老师开心地笑着说:“我说白了你就知道了,我帮你分析分析。你在清帮辈分高,有地位,加以利用可以召集人手;你们陈、郑二家都是越吴地方上的名门望族,有人望,有号召力,只要你振臂高呼,肯定有人响应;打仗不光要有人有枪,还要有钱粮,这也难不倒你,不管怎么讲你家还是有钱人家,可以养兵,最起码起事的时候可以供养一段时间,一旦你有兵有枪就可以筹措钱粮。说到人枪,记得你家还养着十来个家丁和十几条枪看家护院吧,只需稍微教育引导,这是一支现成的抗日武装,再招兵买马就可以不断发展壮大队伍,真是前途无量啊,垚虎你说,我分析不对,对你来说,筹措钱粮,搞些枪弹,招兵买马,拉起一支抗日队伍应该不是难事吧,你说是吗?”
郑垚虎想想也是,于是他点头认可。
“这就对了,古人云,坐着谈何如起来行。”刘老师提醒说:“常言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一旦日本人占领越吴市,日本鬼子能容忍你吗?你家的那些人和枪焉能保得住?你想想,就算日本人一时半会儿到不了二桥埠,那些江湖好汉能不来抢夺?抗日队伍能不来收缴?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其实郑垚虎早有担心,不过他调皮地说:“我家的那点人枪不值一提,那些家丁其实都是长工、佃户什么的,本来闲时聚忙时散,大不了都遣散回家种地,枪也不是买来的,是我家伯父在苏北中统农场当主任时偷偷搞来的,没了也就没了。”
刘明亮老师知道自己学生郑垚虎的脾性,他笑着转换话题说:“你阿爸也有枪带回去的,恐怕你还不知道吧,哦,有个新情况,你伯父他们中统局已迁移到武汉了,你阿爸前段时间从上海托人带信来说,他不久也要搬家去香港,这你是知道的喽。”
“嗯。”郑垚虎点头称是。
刘老师又说:“二桥埠镇郑家老宅现在是不是由你当家作主。”
郑垚虎露出顽皮的笑,答:“嗨,不光二桥埠镇郑家村郑家,就是越吴城里陈家也是我当家,我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们只顾在外面当官发财,老家的这几摊破事都扔给我了,真是费心费力的,唉!”
刘老师接着夸奖郑垚虎,说:“我知道你这个人爱家有责任,有正义感,讲义气,是个热爱国家的热血青年。”
郑垚虎被刘老师夸的有点不好意思。
刘老师又道:“我知道你有顾虑,我回上海后马上跟你阿爸联系,把你在这里将要办的事和他说说,放心,你阿爸保准会支持你奋起抗日。”
郑垚虎鼻子哼哼:“他才没空管我呢。”
刘老师劝慰说:“不对,你阿爸还是很关心那你的,他经常来信问你,你的一举一动他都挺关注的,他在信中和我探讨过你今后的人生道路,希望你能做一个对家族对民族有用的人。”
郑垚虎还在思考刚才的问题,他无不担忧地说:“拉队伍恐怕没那么简单,咋搞?我除了会打枪,其他什么都不会,管带队伍,布阵打仗,怎么弄弄。”
刘老师一听马上高高兴兴接过话茬,说:“我说嘛,没有看错你,这个事好办,过段时间我让人来帮你。”
郑垚虎一听急了,他说:“刘老师我可没有答应搞,你可不能强人所难,逼人上梁山。”
刘老师没有直接接过话茬,而是笑问:“我以后怎么找你?”
郑垚虎回答:“还是到好客来客栈找我。”
刘老师突然握住郑垚虎的手,冷丁说:“行,这事就这么定了。你放心,我一定派人来协助你。”
话已至此,郑垚虎还能说什么,他做了怪相,算是默认了。
刘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垚虎啊,万事开头难,你一定要有信心,记得我给你讲过的红军故事,你要不怕困难,克服一切障碍,认准目标勇往直前,不过具体做事情的时候你必须既要大胆勇敢又得小心谨慎,防备敌人暗算。”
他心中一动突然问:“刘老师你在党吗?”
当时刘老师一愣,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反问他:“你说呢?”
郑垚虎的心里有了答案,他接着问:“你和我阿爸是老同学,好朋友,应该是同道吧,我阿爸是什么人?”
刘老师这回爽朗地笑说:“你呀,你爸就是你爹呀,是你父亲,瞧你问的稀奇不稀奇。”
郑垚虎回想起当时的这一幕不由感慨万分,这不,正因为听了刘老师的话,受到鼓动才跃跃欲试,才急着想回二桥埠镇郑家村看看,试图拉起一支抗日队伍,谁料想这事八字没有一撇,九字更没有一钩就触霉头,居然被抓到湖匪窝里,这叫什么事,哎,管他娘的,船儿顺着河流漂,漂到哪算那,瞧,郑才郎能吃会睡,像个猪八戒,慢慢郑垚虎的心也宽下来,迷迷糊糊渐渐入睡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