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四章 墓室【广陵散*疑】

  “那杜先生知道这把古琴的来历吗?”燕十三看了看我,眼神立刻又恢复了之前的不屑于孤傲。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看来您是知道了?请教一下。”对于燕十三的样子, 我有点生气,本来对他的一丝好感瞬间没了。

  “我知识浅薄,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个古琴的来历是我父亲发现的。本来我父亲想亲自过来,可是最近有一个学术会推不开,便让我代替他过来说下。褚叔叔,希望你别介意。”燕十三说道。

  “怎么会?其实你们打个电话就行,褚叔叔我也不是目无白丁,只要知道这古琴的来历,那自然对着古墓里的情况很快就能明白了。刚才你说着古墓的主人是李长风,他是赤魅的制造者?赤魅的制造者不是李勉吗?这李长风究竟是什么人?我对历史也算了解,还从来没听过有这样的人物?”褚正平迷惑地看着燕十三。

  燕十三走到了桌子旁边,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地图展开,地图上已经有很多标注的地方,他指着其中一个地方说道,“这里是许州,也就是唐朝的许昌。李勉当年兵败汴州,距离林城并不远。历史记载,唐朝建中四年,淮西李希同反叛,率兵围攻襄州。李勉奉命和神策军将领刘德信一起出兵,他向朝廷上表,李希同重病围攻襄城,许州必然空虚无兵,不如直接进攻许州,襄州之危自然可解。因为兵在外,所以李勉没有等朝廷回复,便向许州出发,没想到在即将赶到橘洲的时候,接到朝廷诏令,让他退兵许州。结果,在半路遭遇袭击,损失惨重。军队被分开逃窜,唐汉臣逃往汴州,刘德信跑到了汝州。无奈之下,李勉率兵去汴州救人,最后被困在汴州。李希同亲自率兵攻打汴州,李勉一直等不到援军,最后只好突围逃跑,最后汴州失手。”

  “这段历史我知道,后来李勉因为这次败仗一直耿耿于怀,从此以后便不再过问政治军事,过了几年便去世了。”褚正平跟着说道。

  “历史上的确是这么记载的,但是我们要说的是李长风这个人。李长风是一个修士,据说和李勉颇有渊源,后来两人因为制琴理念起了冲突,便分道扬镳。有人说李希同之所以能够大败李勉,原因就是得到了李长风的帮助。李勉为人正直,做事光明磊落,但是李长风却愿意剑走偏锋,做事不择手段,所以两人的制琴的风格也不一样。 李勉正直刚烈,所以琴正弦明,而李长风阴晴不定,所以出来的琴鬼魅异常。我父亲发现这个墓室是一个器物冢后,就感觉不对,一般器物冢都是为墓主人生前立功的武器所建立,比如关于的青龙偃月刀,可是单独做器物冢的,肯定是武器有所问题。经过比对,我父亲认为这个墓主人应该就是那个修士李长风。如果是这样的话,整个墓室的构造应该是三足鼎立式,李长风的墓室对着赤魅的器物冢,赤魅的器物冢必然对着的是制约李长风的镇守室。所以,刚才我来的时候先去现场看了看,发现现场发生了坍塌的事故,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发生坍塌的应该是李长风的墓室和器物冢的墓室,他们都是建立在镇守室的下面,说白了镇守室才是这个古墓的最终核心墓室。”燕十三说道。

  “你是说坍塌的两个墓室后面还有一个墓室?”听到燕十三这么说,杜少白不禁惊喜地叫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秦伟峰和程浩应该并不是失踪了,而是去了后面的墓室。

  “按照这样的结构的确是这样的,我听说你们有人在下面坍塌的墓室失踪了,想来他们应该是陷入到了后面的镇守室里。我们现在只要有这个古墓的整体推测图,应该能找到镇守室的位置,找到失踪的人。”燕十三说道。

  “有,我这有整体的设计推测图,我拿给你。”褚正平听到燕十三这么一说,也是非常高兴,立刻走到前面找到了古墓的整体推测设计图,然后放到了桌子上。

  “这个位置属于阴,前面属于阳,这个是镇守室的古墓,所以和普通的古墓并不一样,如果是镇守室的话,应该位置在东方,东方的格局是这里。”燕十三最后确定了地方,指向了设计图上的一个方向。

  “原来是这里,最开始我们定的挖掘点就是这里,因为从空气和风向的对流看这个地方下面是有空间的,但是后来器物冢那边直接挖出了大门,所以我们才转移了方向。那肯定没错了,就是这里到了。事不宜迟,我现在就让工人开工,快速将镇守室的入口挖出来。”褚正平说着站了起来。

  因为有了准确的位置,加上之前褚正平他们就找到了镇守室的入口,所以很快镇守室的入口就被挖掘出来了,然后打开了镇守室的入口大门。

  “这里如此封闭,他们在里面能活下来吗?”看到眼前的大门状态,杜少白不禁有点担心。

  “放心吧,这种镇守室的古墓在当初建造的时候寓意也很简单,镇守室是为了镇守里面墓室的人,所以会留一个生口,生口是可以让里面的人活下来的。当然,这个生口并不好找,如果没找到,长时间在里面待着,自然也是活不了的。不过,他们才刚刚进入里面,一时半会不会有问题的。”燕十三说道。

  为了安全,进入镇守室的人不宜太多,褚正平带着杜少白和燕十三一起进入了里面。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第四章 墓室【广陵散*疑】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