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十章:成为卖家

  汉代用的是半两钱和汉五铢。

  汉初铸造的铜币比较轻,重三株,后来越来越轻。

  文帝时期,三铢钱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文帝下令使用四株钱,重四分之一两,可是币值标的却是半两。

  这就是半两钱。

  可后来,汉朝产生了货币危机,民间私自铸钱,钱本来用铜铸造,但铸币者掺杂了价值低的铅和铁之类的金属,货币渐渐的贬值,民间的经济逐渐紊乱。

  许多人趁此机会铸造货币发财,如文帝的宠臣邓通依靠铸铜币家产超过王侯。

  另外诸侯们也开挖矿山铸造铜币,吴王刘濞凭借铜矿铸币富比天子,他也因此有发动“七王之乱”的底气。

  再加上汉武帝由于对匈奴的连年征战耗资巨大,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也逐渐用完,财政危机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建元年间开始,武帝开始对货币动手,期间把四株钱改成三铢钱,后来又改回来,来回一改问题也没得到解决。

  元狩四年,汉朝发行了白鹿币和白金货币。严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钱币。

  元狩五年,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铸币技术上也有了改进,有效防止私铸造货币的发生,并下令严禁各个诸侯国私自铸造货币,把货币铸造的权利收归为中央政府所有,此项政策一直沿用至今。

  这就是五铢钱。

  政策虽然改了,但货币可不是立马就可以收回来的,毕竟咱们老百姓从古自今,都有存钱的习惯。

  汉代没有银行,钱存在哪里?

  地下!

  埋起来。

  因此,现在汉代流通并且使用的货币分为了半两钱和汉五铢两种。

  朱自拿过来的钱多是汉五珠,朱家曾经也是荣阳地界上有名有姓的家族,像半两钱那种重四分之一两,可是币值标的却是半两的钱,基本上是不会要的。

  七八百钱的汉五铢堆在地上,密密麻麻的堆成了一座小山。

  光是看着,确实挺让人震撼的,可惜购买力却并不强。

  谁能想到,一座“钱山”,连半头牛都买不起呢?

  “诶?”

  朱业脸上的失落没有持续多久,突然就露出了欣喜:“但是在现代,一枚汉五铢的价格可是值几十块啊!”

  “或许我可以贩卖古董?!”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条新的发财路子出现在了朱业的面前,顿时就忍不住了,急忙连接上了系统,在里面完成了成为商家的注册。

  “呼!”

  朱业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把这些汉五铢钱收进了系统里,握紧了拳头。

  “能不能成就看这一步了!”

  可惜的是......

  系统似乎并不存在这个漏洞。

  只见系统里,朱业登记的商品汉五铢钱的名字瞬间发生了变化,从“汉代五铢钱”变成了“古制汉五铢钱币(伪)”。

  单价也从朱业登记的五十变成了五块。

  直接少了十倍。

  “??”

  啥玩意了?

  朱业不干了,自己的汉五铢怎么就变成伪的了呢?

  这可是真真实实存在于汉代的五铢钱啊!

  要是自己的汉五铢都是假的,那么市面上那些汉五铢有真的吗?

  “系统!系统!能吱一声吗?!”

  朱业着急了,今天能发财的路子几经波折,好不容易又出来一条路,可还没等自己高兴多久,转头就发现前方出现一块大石头,彻底把路给堵死了。

  “叮!”

  “经检测,商家所登记的汉代五铢钱为汉朝工艺手工制作,实际存在年限为三到七年不等。”

  “本系统禁止任何商家以任何形式恶意抬高商品价值,用以欺骗买家的行为,将自动结合市场价格,给予适当且合理的调整。”

  “前行险阻,请商家遵守行商道德,且行且珍惜。”

  “......”

  淦!

  这条路被堵的一点缝隙也不留。

  朱业手上的汉五铢按照系统给予的价格,哪怕是全卖出去,则算下来也才近四千块钱。

  现代一头成年牛的价格打九千来算,这四千,也就半头不到,和这些钱在汉代的购买力并没有什么变化。

  唉......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只能接受了。

  朱业的眼中尽显失落。

  不过虽然钱币的价值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至少有一点还是没变。

  同样的钱,在系统里能购买到的东西和在汉代购买到的东西可不一样。

  大不了多花点时间换购就是了。

  就算是系统,他也无法更改商品在某个时间段内所具有的实际价值不是?

  这样一想,朱业的心情就要好受许多了。

  “二叔,三叔,这些东西就交由你们处理了,在保证好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把这些糖换成粮食。”收拾好了思绪过后,朱业重整旗鼓,开始做起了分配。

  “还有,二叔,粮食换回来以后,你安排人把......”

  说到这里,朱业又停了下来。

  他本来计划着将汉代的粮食贩卖回现代去,然后在换取资金,购买糖回来。

  这转头一想,现代吃的大米都是经过实验获得的高产粮种,颗颗饱满,而汉代的粟米与之比较起来,就有些营养不良了。

  这种品质的大米,哪里有资格和现代的大米竞争?

  朱业放弃了这个想法,话锋一转:“二叔,也没必要把所有的糖都换成粮食,直接换成钱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

  “如果能变成那些金制的首饰,那就更好了。”

  朱业想的是,既然汉五铢的价值没有变化,那黄金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黄金没变化,可黄金制造的东西可就说不定了。

  现代不是讲究纯手工制作吗?

  在汉代,什么东西不是手工制造的?

  要想用机器,那也得有啊!

  这样一想,或许这些金制的首饰,指不定真的能给朱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至于为什么不兑换玉器?

  那还不是因为朱业担心,系统又整什么幺蛾子出来。

  要知道,玉的本质就是一块石头,它的价值基本就是被人炒出来的。

  在汉代,以这个时候的人的开采能力,玉的品质大多都是良秀不齐的。

第十章:成为卖家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