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7章

  第7章

  朱桂花不愿答应,叶富贵又说:“名声坏了,你还让三胜怎么考学!”

  看一眼指指点点的村民,朱桂花有些怕,忍着心痛装便大度说:“你们日子也不好过,就给你们留四条。”

  听这话的意思,倒好像施舍。

  叶知秋差点儿被气笑。

  “爷爷,奶奶刚才打我,你看我身上的伤。”叶知秋想把伤口露给叶富贵看,自家婆娘的脾气,叶富贵心里明镜似的。

  “四丫,别怪你奶奶,好吗?”

  “可是爷爷,奶奶来抢鱼就算了,她还抢走了阿爹辛辛苦苦上山,差点儿滑落山崖才背回来的柴火,我们没柴烧,冻得都没法睡觉,大哥二哥和三哥还有娘亲的身上,都生了冻疮。”

  小丫头可怜兮兮。

  今天是个灾年,大雪纷飞,没有柴火根本熬不过去。

  朱桂花如此这般,是想害死叶大年一家吗?

  指点声更强烈了。

  “四丫,不会的,爷爷把柴火留给你们。”

  说着,叶富贵就解开绳子。

  四丫“激动”得眼泛泪花,嫩生生地喊着:“谢谢爷爷。”

  叶富贵摸摸孙女的脑袋,转身掐着朱桂花的手就要拽他走,他丢不起这个脸。

  “我还有鱼没拿。”朱桂花扭过身子,端起盆。

  叶知秋又跑过去,“奶奶,说好了只拿四条的,我们还靠这些鱼过冬呢。”

  叶大年家惨成这样,朱桂花抢鱼,想逼死人吗?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喊:“要是叶大年家真死了人,富贵家的,你们一家人逃不了板子,你家三郎的前仕途还要不要了!”

  朱桂花缩缩脖子,叶富贵一狠心,就说:“我们就拿半条鱼尝尝鲜。”

  朱桂花自然不乐意,但被叶富贵瞪了一眼,又事关她的眼珠子三郎,她不情不愿地砍了半条鱼,跟叶富贵回家了。

  只不过夫妻俩往家走的时候,没人看见时,朱桂花狠掐叶富贵的后背,嘴里骂骂咧咧,说他傻,没用。

  叶富贵都受了,回家就叼着烟袋子吸旱烟。

  朱桂花一边指使王氏炖鱼汤,一边还在骂,

  王氏习惯了,一声不出。

  只是在她往锅里倒油的时候,朱氏忽然跳起来,呼了她一下。

  “要死啊你,油不要钱啊!”

  张氏唯诺一声,把油盛出来。

  叶家闹闹哄哄,叶大年家的灶房里,逐渐飘出喷香的鱼汤香味。

  虽然缺少调料,可叶知秋还是举着碗,恨不得把碗吞下去。

  一条大鱼两大四小分,一人也没几块。

  这还是在张莲跟叶大年吃的只是鱼尾鱼头的情况下。

  一家人一致决定,剩下的六条半全部拿到县城去卖,换些钱,购置过冬的品物。

  破庙不大不小,刚好有三间小屋,天儿冷,不想浪费柴火,就只烧了两间。

  叶大年一家一间,富少爷一间。

  吃鱼时,张莲进屋看了一眼,少年还昏睡着,没有醒来的迹象。

  她想了想,留出一碗鱼汤,万一人今晚就醒了呢。

  当夜,张莲跟叶大年正睡着,忽然,隔壁传来咳嗽声,夫妻俩瞬间惊醒,对视后,套上衣服去往隔壁。

  炕上的少年微微睁开眼,看起来好像还很痛苦。

  他好像想说话,但嘴巴只张开了一下,就再没了力气。

  张莲赶紧去厨房,把温着的鱼汤取出来,一勺一勺喂给少年喝。

  喝了一整晚温热的鱼汤,少年,也就是唐门少爷唐启程恢复一些气力。

  他打量这对农村夫妇,还有居住的破屋。

  只扫了两眼,确认他们并非继母派来的人后,他阖上眸子。

  张莲跟叶大年以为他还要昏睡,连忙把人叫醒。

  唐启程无奈,只好睁开眼说,嗓音沙哑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

  见人出声了,叶大年跟张莲彻底放下心。

  “小少爷,你可记得家住在哪儿?”

  人总住在自己家里不是个办法,叶大年想把人送回去。

  看出叶大年的心思,唐启程艰难地扶住脑袋,迷茫地说:“家?我不记得了。”

  叶大年跟张莲大骇。

  不记得家人,难道少年的病情加重了?。

  可叶大年手里拮据,根本没钱给唐启程请大夫。

  看出叶大年的窘迫,唐启程说:“大伯,我会努力赚钱还你们给我治病的债的。”

  唐启程看起来很真诚。

  叶大年叹气,“不缺你那几个钱,如果你愿意,就留下吧。”

  看少年的年纪,比大儿子大不了几岁,又一身怪病,兴许就是因为活不长才被扔下。

  叶大年跟张莲离开了。

  唐启程重新闭上眼,喝过鱼汤,身体暖和不少,他回忆起那天发生的一切。

  他父亲想接他回唐家过年,却在路上被继母派来的杀手围堵,护卫拼死相救,他得以逃生。

  半路上看到毒发的叶大年,又看见他鼻尖上的红八卦,觉得有意思就顺手救下他。

  他刚刚给叶大年吞下药丸,继母种下的阳毒发作,他倒在叶大年身边。

  不过,这庄稼人人倒还不错,知道报恩。

  但,唐家他暂时不会回去。

  翌日一大早,孩子们都醒来了,叶大年说隔壁房间的大哥哥醒了,让他们小心点,不要打扰他养病,然后说自己要进城。

  叶知秋眼珠子咕噜咕噜地转。

  “爹,我也想进城!”小姑娘穿着袄子,一张小脸红里透粉,看起来比以前苍白瘦小的样子好看不少。

  叶大年不忍心拒绝,就答应了。

  但紧跟着,三个儿子也闹着要去,叶大年黑着脸,把儿子都撵走。

  他把鱼放进后面的筐,又把小女儿放进前面的筐,挑起担子出发。

  距离最近的城镇安平镇也有将近一个半时辰的路程。

  叶知秋看爹爹辛苦,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却被叶大年按回去,说爹爹不累。

  等到了安平镇,大冬天的,叶大年身上浮出一层薄汗,冷风一吹,冻到骨头缝里。

  来得晚了,父女俩选不到好位置,就在清平街的最末端摆好两只筐。

  不是第一次叫卖,叶大年轻车熟路。

  “一条鱼八文钱,两条十五文!”很快,就有镇民被吸引过来,询问价格。

第7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