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三章 医药费

  第三章 医药费

  半小时后。

  烟海市一院。

  “医生,肖......我女儿情况怎么样?”

  急诊室外,医生推门而出,肖志恒赶紧追上去询问。

  “目前暂时脱离了危险。”

  医生皱着眉,看了眼肖志恒:“你是患者父亲吧,孩子平时有什么异常情况?”

  肖志恒愣了下,尴尬的看了眼旁边的冯雅倩。

  他的记忆融合并不完善,大体上没什么问题,但关于细节,却少有记得。

  这或许,也和前身从不关心家里有关。

  好在冯雅倩是个合格的母亲,她道:“芸芸平时特别容易累,还经常流鼻血,犯困,学校的医生说可能是贫血......医生,我女儿她到底是怎么了?”

  “目前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医生摇摇头:“我建议最好三天内做个全身体检,彻查一下所有同病状病因......”

  他说着,许是注意到冯雅倩破旧的衣服,眉头微皱:“由于检测需要用到进口设备,费用方面至少一百元以上,加上后期治疗,怕是得过千元......你们得有个心理准备,最好提早凑钱。”

  冯雅倩愣住了。

  家里的钱早被肖志恒输了个精光,连这次的急诊费用,都是找邻居借的......别说一千块,她连一百块检查费用,都不知去哪儿弄!

  可没有钱,女儿怎么办?

  冯雅倩想不到办法,茫然的看着医生走远。

  她就这样呆呆的站着,好一会才突然蹲下来,捂着嘴抽泣。

  肖志恒把她拉起来:“你在医院照顾孩子,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冯雅倩泪眼朦胧,抽抽涕涕道:“你,你能有什么办法?”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男人除了赌博什么都不会,怎么可能解决这样的难题?

  肖志恒没有解释,只是道:“给我两天时间。”

  说罢,他匆匆离开医院。

  ......

  1994年的烟海市,已经初具现代化都市雏形。

  自从南巡之后,整个城市的发展好似拧上发条,无数的机遇遍地开花。

  肖志恒漫步走来,见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

  他脑子里不断转着念头,想要找到一个收益快、门槛低的投资项目。

  可想啊想,肖志恒无奈发现——似乎并不存在这样的美事儿,至少在他的记忆中没有。

  “烟海日报,五毛一份!烟海日报!五毛一份!”

  旁边突然响起一阵吆喝。

  肖志恒下意识撇了一眼,道:“给我来份报纸。”

  “好嘞......烟......诶?恒哥,你怎么来南城了。”

  卖报纸的书刊亭摊主面露惊讶。

  肖志恒看了他一会儿,才想起来面前这人是前身的朋友。

  他随口道:“瞎转转。”

  摊主递过来报纸,嘴里啧啧称奇:“恒哥,你还会看报纸呢?”

  那语气,活脱脱像是见到了看书的盲流,揶揄意味不言而喻。

  肖志恒没有搭理他,自顾自的翻报纸。

  1994年的信息传播速度并不算快,这时候的万维网,尚未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大家还习惯于从报纸上获取新闻。

  在肖志恒看来,凡是新闻,皆有利图。

  他逐字逐句的浏览,不愿错过任何蛛丝马迹。

  可一版翻过又是一版......接连四版看完,收获的消息都不堪一用。

  报纸上刊登了不少烟海大事,就比如拟定拆迁棚户区......肖志恒如果有本钱,有势力,这就是个暴富的好机会。

  问题他没有。

  所以他只能找那种别人看不上,或者注意不到的小讯息。

  找啊找,突然间,肖志恒在版缝中看见了一行小字。

  “受台风影响,未来一个月内,我市将暂停海陆贸易。滞留此地的外籍人士,可前往本国办事处接受安置,或与外事办联系......”

  肖志恒眼睛一亮。

  他想起了一个前世看过的词语。

  围城效应。

  台风登陆,暂停外贸,这代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整个烟海市的市民,都将被迫选择国产商品!

  这是一个巨大且毫无外部压力的商机!

  当然,想要达到最优交易情况,还需要一些布置。

  肖志恒抬起头来,问摊位老板:“有没有招聘报?”

  这个年代没有678同城,没有小老板直聘,招工就业的信息,大多刊登在报纸上。

  摊位老板有些不乐意:“恒哥,你都白看我一张报纸了......”

  肖志恒瞪了他一眼:“我现在身上没带钱,明天给你十块!”

  “这可是你说的。”

  摊位老板笑开了花,忙不迭找出一份招工报纸递过来。

  肖志恒飞快浏览。

  他需要找到一家适合他展开计划的公司。

  首先不能是大企业,因为大企业通常不会孤注一掷去冒险。

  其次交易主体不能是低利润商品,满打满算只有一个月时间,利润太少就是白忙活。

  在肖志恒看来,最适合开展计划的目标,最好是濒临破产、欠下巨额债务,又积压有部分库存的公司。

  依照这个思路,他翻了足足半小时,总算发现了一个合适选择。

  ——光宇打印机公司。

  这家公司的发了三条招聘广告,位置一次比一次偏,最后一条半月前的招聘广告,更是被放到了夹缝。

  这说明其无法承担主版面的广告费,资金状况每况日下。

  加上公式工资比同行业低了20%,并且招聘的是销售员工......

  如此种种,都彰显出一个信息。

  经营不善、资金短缺,又有库存积压。

  但1994年的打印机行业又出于蓬勃发展期,至少在国内是如此。按理说不应当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唯一的解释就是,光宇打印机公司,卖的是国产打印机。

  受进口贸易冲击,国产打印机市场竞争力骤降,国人更青睐于便宜好用的外国货,因此造成的破产例子,不胜枚举。

  很显然,光宇打印机公司,也不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但肖志恒要的就是这种目标。

  他当即背下了公司地址,快步离去。

第三章 医药费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