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9章

  第9章

  苏铭目光微寒:“郑公公,你听这上联:孝弟忠信礼义廉,缺少什么?”

  郑公公想了想,忽然恍然大悟:“缺少耻,太子殿下是在骂你无耻?”

  苏铭点头,看向奴才:“你去回太子殿下,我对的下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是!”

  奴才领着下阙返回东宫。

  苏铭看着奴才离去的背影,轻呼出一口气:“此路不通!”

  “苏世子,不要着急,办法总会有的。”

  郑公公想了想,又道:“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一个连陛下都十分尊重的人,由她出面,或许事情会有转机?另外,苏世子的身手也差了些,可以让她顺便指点指点,有一副好身手,以后办事也会方便很多。”

  “谁?”

  “七仙门的门主。”

  郑公公说道:“此人乃是大庆第一高手,当年陛下登基,此人功劳不小,据说,她还是陛下的表妹,只是此人性子颇为寡淡,从不插手朝廷之事。”

  “七仙门主?”

  苏铭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后摇摇头:“此人身份如此超然,你也说她从不插手朝廷之事,未必会帮忙的。”

  “先回府吧,再慢慢想办法!”

  东宫内。

  奴才来到秦涵身边,恭敬一礼道:“太子殿下,奴才已经回绝了那苏府世子。”

  “那对联呢,念给他对了吗?”

  “念了,那苏府世子听了之后,脸都绿了。”

  “哈哈!”

  秦涵愉快的大笑起来:“那苏府恶少昨日在朝堂上耀武扬威,弄得本宫这个翰林御书院大学士一点面子都没有,现在,终于狠狠出了口恶气!”

  “孝弟忠信礼义廉(无耻)!哈哈哈!”

  奴才却又道:“太子殿下,那苏府世子对的下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你说什么?”

  秦涵的大笑声戛然而止,连脸庞都一瞬间狰狞起来:“他对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是!”

  奴才恭敬回答。

  一旁的秦墨低念一声:“一二三四五六七......没有八,忘八......王八!”

  轰!

  秦墨正在那里,如遭雷击!

  那苏府恶少,竟然骂当朝太子是王八!

  好大的胆子!

  “苏府恶少,本宫要杀了你!”

  秦涵怒喝一声,拔出腰间佩剑,就要杀到宫外去。

  “太子殿下,那苏府恶少已经回府了!”

  奴才却连忙将秦涵叫住。

  秦涵怔在那里,浑身都在颤抖着,感觉整个都快要碎裂了!

  他嘴里忽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嘶吼:“苏府恶少,你等给本宫等着,本宫必将你碎尸万段!”

  好一会,他才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将佩剑插回剑鞘,出了东宫,前往翰林御书院,请求院长赐诗。

  ......

  御书房。

  秦涵垂手而立。

  景帝手里捏着一首诗词:“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好诗,好诗啊!‘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是何等的豪气!”

  “涵儿,此诗是你所作?”

  景帝看向垂手站在一侧的秦涵,惊喜的问道。

  “回父皇,惭愧!此诗并非孩儿所作。”

  秦涵尴尬的摇头,恭敬回答:“孩儿刚去拜见老师,将之前朝堂上,苏世子用对联怒对匈奴大文豪阿东赞一事,说于老师听,老师一时间兴致大起,便写了这首诗。”

  “原来是浦松赋老先生所作。”

  景帝略微有些失望:“朕还以为是你所作,也是,你若有此文采,当日在朝堂上,又岂会被阿东赞的一联难住?”

  秦涵的脸色,顿时有些挂不住,暗咬了咬牙:“孩儿无能,让父皇失望了!”

  “老师还说,苏世子才华盖世,能对出那么多绝对,诗词方面,也必定有相当不错的造诣,所以想请苏世子也作一首。”

  景帝一动不动的看着秦涵,似是要将他的灵魂都看穿,秦涵不由后退一步,一时间如履薄冰:“父皇......”

  景帝轻叹一声,愠怒道:“涵儿,当日在朝堂上,你身为翰林御书院的大学士,却被阿东赞一联难住,倒是苏世子将阿东赞斗得一败涂地,对此你心有不甘,如今竟然去请浦松赋老先生出面来斗苏世子,为你赢回一点颜面,实在不应该,你岂可去惊扰老先生?”

  扑通!

  秦涵吓得直接跪在地上,恶汗淋淋:“父皇,孩儿知错,孩儿该死,不该去惊扰老师!”

  “罢了!”

  景帝摆摆手:“起来吧,老先生已经被你惊扰,认错已经无济于补。”

  顿了顿,他又道:“将老先生的这诗,传出去,传得越热越好,一定要确保苏府知道此诗!”

  秦涵眨了眨眼睛:“父皇的意思是?”

  “愚昧!”

  景帝冷喝:“不这么做,难道还让苏世子直接来这御书房对诗吗?老先生乃是翰林御书院的院长,德高望重,你让他去与一个小后辈,还是京城第一恶少直接对诗?这有失老先生的身份可懂?”

  “另外,苏世子若是知晓我们安排这样一出,心里也会很不舒服的,所以,要让苏世子对诗,只能用这种方法,不经意的将此诗传到苏府上去。”

  闻言,秦涵顿时大喜过望,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孩儿明白,父皇放心,孩儿一定将老师这诗,在最短的时间内炒火它,把它抄到大火特火,连三岁孩童都能将它念出来。”

  “去吧。”

  景帝挥了挥手。

  “是!”

  秦涵急急退出了御书房。

  景帝望向窗外,淡淡一笑,他也很想知道,那个才华盖世的苏世子,到底能不能作出“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般豪气冲天的诗篇。

第9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