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章

  第2章

  周海峰努力冷静下来,仔细感受了一遍脑海里的记忆,他发现了一个恐怖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竟能看到体内的场景。

  一块巴掌大的龟壳,静静悬浮在体内,虚空上还写着“天机玄术”四个大字!

  “难道......我真的继承了那猥琐老头的衣钵?”

  给了自己两耳光,嗯,疼得两眼冒金光,说明一切都是真的!

  周海峰万万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种离奇的事,收好铁盒子里的一切,他叹了口气。

  “老爹,谢谢你!”

  不管如何,这都是自己老爹留下的东西,此刻他只要目光一扫,就能看出铁盒里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一文不值的破烂玩意。

  最值钱的就是那块龟壳了,但它在自己的体内!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周海峰才敢确认,自己真的获得了那劳什子的天机道观观主的传承!

  拉开窗帘,发现外面都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周海峰大喊一声糟糕,今天他还打算去人才市场呢!

  匆匆赶过去时,看着人山人海的场面,直接劝退!

  回来的路上,周海峰心神还是有些恍惚,毕竟这件事太过匪夷所思了。

  “这不是小周吗?怎么,失恋了?”

  周海峰听到声音,回头看去,只见一位穿着黑色唐装的老者,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不知怎的,又让他想起了梦中的那个猥琐老道人。

  “连我都不认识了?”唐装老者诧异道。

  周海峰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张老爷子,您这话说的,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张老爷子名叫张青山,挺诗意的一名字,是周海峰毕业后回到金陵城认识的,博物馆的事,还是受到对方的点拨。

  “你没去博物馆上班?”张老爷子好奇道。

  “一言难尽!”

  周海峰摇了摇头,不提伤心事,直接坐在了张青山的门槛上,目光一瞥,看到角落里的一把太师椅,顿时脑海之中就传来一阵信息。

  “上好梨花木所制,出自民国巧匠之手。”

  这个念头,仿佛是出自周海峰的本能般,但他却清楚,自己学的是考古学,可不是鉴宝,尤其这太师椅表面蒙了一层薄漆,行家也难看出真面目来。

  “造孽啊!真是造孽!这么好的梨花木,竟然为了好看,涂了一层油漆!”

  周海峰心痛不已。

  忽然脑子里蹦出了一个念头!

  既然那什么天机玄术是真的,那自己何不利用这个本事捡漏呢?

  真要那样的话,还愁没钱?

  一通百通,开窍后的周海峰,仿佛看到了人生巅峰,立刻来了精神。

  “怎么,小子,瞧上我那把太师椅了?”张青山似乎看透了周海峰的心思,也怪他表现得太明显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在看一位身材曼妙的妹子呢!

  “张老爷子,您开个价吧!”

  周海峰也不啰嗦,他断定对方不知道太师椅乃是梨花木所制。

  “你这小子......怎么感觉跟变了个人似的。”张青山笑着说道,“这椅子我可以免费送你,不过我有个条件。”

  免费送?

  “什么条件?”

  “你不是学考古的吗?那对古玩修复多少有些研究吧?”

  周海峰一愣,古玩修复?的确是有这么回事,不过这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哪怕如今国内古玩修复专家,那也是练手练起来的,要想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起码要经手修复不下近千件古玩!

  寻常人哪有那个机会?

  “不错,张老爷子请说。”

  即便如此,想到这梨花木的太师椅,能免费白嫖到手,周海峰还是心动了。

  当然,他之所以想试试,也是想试验一下这所谓的天机玄术的厉害。

  会看是一回事,可要是会动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我这里有个瓷器,你看能不能修复。”

  张青山说完,转身就去拿了一个上了年份的瓷瓶,放在了桌子上。

  周海峰看到,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瓷瓶......有点东西啊!

  “敢问张老爷子,这瓷瓶可是蟠龙瓶?”周海峰问道。

  张青山吃了一惊,他本来也是随口一提,并未对周海峰抱多大的希望,古玩修复岂是一个毛头小子会的?

  没想到,周海峰能够认出来。

  张青山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蟠龙瓶。”

  周海峰看着面前的蟠龙瓶,有些惋惜,这蟠龙瓶盖子的鹤有些残缺,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蟠龙瓶原为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因此得名,又叫扳依瓶,招魂瓶。”

  “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园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时代。”

  张青山瞬间对周海峰刮目相看,忙问道:“小周啊,那你有把握修复这瓶盖吗?”

  “我试试吧!不一定能成功!”

  周海峰并未把话说的太满,反而让张青山对他印象更好。

  找来一双白色帛丝手套,周海峰小心将瓶盖拿下,仔细端详着残缺口,这应该是被摔断的,将残缺的鹤头拿到手中,脑海中按照天机玄术之法,先将缺口处的灰尘清理干净,接着又拿来烧红的铁片,将残缺部分安嵌好,铁片置于中间。

  按照天机玄术记载,这种手法名叫“高温粘合”。

  瓷器打造本就是烧制而成,若想要修复,也可以这种办法,只是难度颇高,毕竟瓷器已经成型,再想要按照泥胚的烧制方法修复,几乎不可能。

  其中放入铁片的时机,火候温度的把握,以及最后将铁片抽出,都是极为讲究的,尤其是最后一步,必须快准狠!

  丝毫不能犹豫,否则前功尽弃,甚至可能会损坏原有的瓷器部分。

  周海峰集中精神,等到时机成熟,猛地抽出铁片,速度快到了连张青山都没看清。

  只见周海峰松开手,原本被安嵌到一处部分,竟奇迹般的连在了一起,仿佛从未出现过损坏般!

  犹如神迹!

第2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