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章

  空间内,燕不归开始背出各种武侠作品里的招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这是射雕里《九阴真经》的经典开头。

  在他满心期待之中空中光芒涌动,金字缓缓浮现而出,融入了华山心法。

  有用!

  “大道初修通九窍,先从涌泉脚底冲……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降宫室。”

  这是射雕里《全真大道歌》。

  金字再次浮现,有用!

  “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

  这是马钰在大漠教给郭靖的内功。

  有用!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

  这是《九阳真经》。

  有用!

  随后,燕不归又说了七伤拳,吸星大法,圣火令,风神腿,三分归元气,但全都没有反应。

  “我懂了,这是内功,我说的那些都是动功,必须是心法才行。”

  燕不归想到了《大唐双龙传》里的功法,双龙修的长生诀这玩意,书里写的是图,所以他没办法复刻。

  但傅采林的《九玄大法》,他记得一些片段:

  “始于一,终于九,下者守形,上者守神,神乎神,机兆乎动。

  机之动,不离其空,此空非常空,乃不空之空....”

  金光再次闪现!

  有用!

  “再想想,再想想……”

  事关未来的前途,燕不归绞尽脑汁,努力翻找着从前的记忆。

  甚至冷门的《天下第一》《八大豪侠》,搞笑的《武林外传》,《八指琴魔》,乃至山寨的....

  《风云争霸》!

  当时燕不归以为风云出第三部了,看完才知道是个标题党。

  但里面有个《东风玄功》,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精气归元入丹田,滔滔江河纳百川。动静,动静阴阳两故化,返璞归真浪归帆。”

  下一刻,金色的文字光芒闪烁,将整片空间映照的亮如白昼。

  有用!

  燕不归不由生出了满满的成就感:“啧~武侠小说和电视剧没白看!”

  事实证明,兴趣确实是最能使人进步的动力。

  这些没用的东西他背下来这么多,可上学时候背的课文他早就已经全都还给老师了。

  金光闪烁越发剧烈,牢牢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似乎还想让燕不归再说一些,燕不归又即兴自己编了一段,结果没用。

  “呼——”

  燕不归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记忆里的存货已经搜刮的一干二净。

  也许以后灵光一闪或者触景生情,能帮他再想起些什么来,不过那就要看缘分了。

  片刻后,光芒归于平静。

  一部全新的内功心法新鲜出炉!

  篇幅增加了三倍有余,内容也比从前更加复杂深奥。

  蔺清萍之前给他讲过,武林中各门各派的内功基本都分为两部分。

  一者是心法口诀,一者是真气在经脉中的行功路线,两者缺一不可。

  而这当中前者尤为重要,心法越是高明,武功的威力也就越强大。

  燕不归刚才所背的全是心法,跟运功方式相关的内容半句也无。

  其中除去第一重《九玄大法》、《全真大道歌》和《冰心诀》是完整的以外,剩下的还尽是些残章断句。

  但那些口诀无一不是出自冠绝武林的盖世神功!

  即便只是三言两语,其中蕴含的精髓却也足够将华山派的内功拔高到一个新层次。

  肯定是比不上九阴九阳,但是碰一碰紫霞混元应该是可以的。

  幸而新的内功口诀自带注解,否则以他现在的能力,搞不好会落得个不得其门而入的窘境。

  夜渐深,明月高悬。

  床上的燕不归缓缓睁开了双眼,脸上浮现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之色。

  “嘶——呼——”

  燕不归不住的深呼吸,平复心情。

  少顷,他默念口诀,重新开始入定。

  这一次,他的心神轻易就集中了起来,之前那种种的杂念甫一出现便即烟消云散。

  丹田之气再次焕发,随着他的意念泊泊而动,一举功成。

  燕不归不由惊喜万分。

  难以慑服心中的杂念是他目前最大的困扰,没想到如此轻易就解决了。

  《冰心诀》果然有奇效!

  疯血症的魔性都能遏制,他的虽然不是正版,但面对也只不过是区区杂念而已,应付起来完全不在话下。

  这篇全新的内功再叫华山心法已经不合适了,该换个新名字。

  一番思量后,燕不归从《九玄大法》上得到了灵感。

  “就叫你小长生诀吧。”

  寇仲和徐子陵两人能练成道家至宝《长生诀》,《九玄大法》功不可没,而华山派的内功同样也属于道家一脉。

  权当是讨个吉利了。

  心头大患一朝得解,燕不归对未来的担忧又消解了几分。

  收功后躺在床上,他心满意足的翘起了二郎腿,思绪随着晃来晃去的脚尖再度发散开来。

  “话说…猴儿哥那大品天仙诀的口诀是什么来着?”

  ......

  同一时刻。

  华山派祠堂。

  蔺清萍单独把岳不群叫了过来。

  “师父,叫徒儿来有什么吩咐?”

  蔺清萍横移牌匾,从藏在后面的暗格里取出一个的木盒递给了他。

  岳不群只见盒盖上写着《葵花宝典》四个字,随即打开盒子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不由诧异。

  “师父,这盒子怎么是空的?葵花宝典又是何物?”

  “葵花宝典是一部惊世的武功秘籍,曾经在我们手里,在八十多年前被魔教抢走了,你且看清楚了。”

  蔺清萍突然拔出长剑,来到祠堂中央演示起了剑法。

  剑光闪烁,他只耍了寥寥数招便即收手。

  “咳咳……”蔺清萍的气息忽然有些急促。

  岳不群急忙上前:“师父,您没事吧?”

  “老毛病而已,不碍事,剑法都记住了吗?”蔺清萍摆了摆手。

  当初剑气火拼,他强运紫霞神功连挫十余位剑宗高手,内力耗损过重导致伤了元气。

  他年事已高,精力衰退无法彻底复元,这三年来身体每况愈下。

  “记住了。”岳不群点了点头,疑惑道:“师父,这就是葵花宝典里的武功吗?恕徒儿直言,这几招剑法似乎……”

  “似乎平平无奇是吧?为师当年也是这么跟你师祖说的。”蔺清萍沉声道:“不过这是祖师爷的吩咐。

  无论如何也要把几招剑法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直到华山派的传人能够参透其中的秘密为止。”

  “不群。”蔺清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华山派能否发扬光大,就看你的了。”

  “是,师父。”岳不群单膝跪地,斩钉截铁道:“徒儿一定会找回葵花宝典,重振华山。”

  .....

  匆匆又是一年。

  华山,玉女峰瀑布处。

  汹涌的水流似白龙般从山壁上倾泄而下,砸入下方的水潭里轰轰作响。

  水潭里,又长了一岁的燕不归正在没过胸口的水中练剑。

  在这一年之中,蔺清萍已经将华山派的入门剑法逐步传授于他。

  “小师弟,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该吃饭了。”

  宁中则来到水潭边,满脸无奈的看着里面的燕不归。

  近几日这师弟也不知是怎么了,整日都泡在这瀑布下面舍不得出来。

  “知道了。”燕不归当即收剑,拽着系在腰上的安全绳从水潭爬了出来。

  宁中则拿出手帕帮他拔掉脸上的水珠,不解道:“干什么非要去水里练剑?”

  “天这么热,水里凉快,既能解暑又能练剑,两全其美。”

  燕不归解开绳子,笑嘻嘻的跟宁中则往回走去。

  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

  人若是不走运,困难就总比办法多!

  这一年来靠着那神奇空间的帮助,他的剑法进步很快。

  毕竟招式有固定的姿势和套路,只要照着练就好了。

  可招式易学,内功难精,对于剑气两宗的理念,燕不归其实打心里更认同气宗。

  武学之道,内功才是根基。

  《小长生诀》是他在这里立身的根本,为此他日夜苦练不缀,可效果却有些一言难尽。

  内功实在太考验人的硬件条件了。

  《小长生诀》从人体的十二正经起始修练。

  即便行走坐卧都在运转,他也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才堪堪打通了‘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这两条经脉。

  燕不归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资质有多差劲。

  想想射雕里,郭靖只跟马钰练了两年的内功,他二师父妙手书生朱聪就已经点不住他的穴道了。

  再看看他燕某人……属实拉胯。

  那神奇空间可以让华山内功脱胎换骨,却无法改变燕不归的资质。

  纵有神功在身,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燕不归想起了神雕侠侣。

  杨过受神雕的引导在瀑布和海潮中练功,不到四十岁就练出了一身堪比五绝的雄厚内力。

  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也曾在瀑布下练功,在短时间内修为大进。

  数日前,华山下了一场大雨让瀑布水势暴增,他二话不说就拔剑下水。

  只是燕不归在高兴之下却忽略了一个小细节。

  杨过在断臂后功力大增,靠的主要是菩斯曲蛇的蛇胆,华山里可没这种奇珍异兽。

  寇徐二人则有功参造化的《长生诀》傍身,跋锋寒也有一身强横的先天真气作为根基。

  而这些条件燕不归一个也不具备。

  坚持了几天后,燕不归沮丧的发现自己的内力的确有长进,但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倒是他的剑法在水中阻力的磨练下变得越发纯熟,让他稍感欣慰。

  午饭后。

  燕不归再次来到了瀑布水潭。

  蔺清萍见他的剑法确实有进步,便也由着他没有阻拦。

  至于他改练《小长生诀》的事情,或许是同为道家武学的缘故,蔺清萍并没有发现端倪。

  饭后不宜运动。

  燕不归坐在水潭边休息,长剑随手搅动着潭水,脑海中暗自思索着还有什么可以快速增进功力的办法。

  一阵苦思无果,他颓然叹了口气。

  主要是他现在太弱了,纵然有办法也是力有不逮。

  噗通~

  失神之下,燕不归忽然手一松,把长剑掉进了水潭里。

  他俯身正要去捞的时候,目光突然被他刚才无意识搅出来的小漩涡吸引了过去。

  漩涡越转越慢,缓缓消失,可他的眼神却变得越发明亮。

  “对啊,怎么把这个忘了!”

  燕不归猛地拍了下脑袋,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想到了长生诀,想到了寇徐两人,偏偏忘掉了他们的拿手绝活儿——螺旋真气!

  如果把正常的真气形态比喻成一把凿子,那螺旋真气就是电钻。

  要想打通一堵墙,凿子的效率是拍马也赶不上电钻的。

  而那些横梗在经脉中的桎梏,岂非正是一堵堵拦住真气运行的墙壁。

  那就真气化钻,开凿!

第2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