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九章 酒铺开张,万人空巷!

  王不仕听说望江书院来信,微微一愣。

  望江书院就在临安,距离王家不远。

  若是庄老有事,完全可以亲自过来,或者派人传话,自己过去也是可以的。

  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正想着,小莲已经走到面前,将一封书信放在王不仕面前。

  打开一看,王不仕更疑惑了。

  上面是张倚兰的署名。

  她不是回上京了么?

  “当日在望江书院一叙,倚兰深感公子大才……”

  “尤其是那首《水调歌头》,倚兰尤为喜欢……”

  “……”

  “布行竞选在即,不知公子准备如何,临安的雨已经下了多日,算日子,我也该从上京回来了吧?”

  “另外,不知公子下半阙《满江红》何时能做出来。”

  “……”

  张倚兰的信并不长,甚至写得还有些跳脱。

  表面上只是说,王不仕的词还有临安的雨,但是王不仕却看出了内里的含义。

  说白了,王商代表因雨延迟只是张倚兰的借口,而且张倚兰也没有回上京。

  同时,信内还夹着一封请柬,这是一封关于诗会的请柬。

  王不仕看着信,嘴角不由浮起一丝微笑,莫名的暖流在心中流过。

  望江书院。

  水亭。

  张倚兰正在与一白衣女子相谈和唱。

  一曲唱罢,二人相对饮酒。

  “此词……真是那王不仕所做?”白衣女子轻声问道。

  “没错,当日我去乡下与王家主谈论王商代表一事看到的,只不过王公子那手字实在是……”张倚兰抿着嘴笑起来。

  那字是真的难看啊!

  “此词,甚妙,再加上倚兰谱曲锦上添花,现在整个临安都在传唱。”白衣女子摇了摇头,眼神有些惋惜,“可惜,只有半阙。”

  二人再次沉默下来。

  “倚兰,诗会请柬他收到没有?”

  “已经送去,只是会不会来,就不敢说了。”

  “为何?”白衣女子微微蹙眉。

  张倚兰微微一笑,露出一排玉贝般的牙齿:“他这人有些古怪。”

  白衣女子偷偷看了张倚兰一眼,眼睛眯了起来,如同月牙一般。

  “也罢,不过若是那下半阙有了,还请倚兰先告诉我,我也想拜读一下这惊人之作。”

  说罢,白衣女子起身与张依兰告别。

  出了门,一名腰挎长剑的秀气公子赶紧跑上前来。

  “妹子呦,你怎么跑到临江来了?可真是让我好找!若是父亲知道了,肯定会把我骂死的!”

  白衣女子撇了撇嘴:“二哥,你可别拿我当挡箭牌,难道你就不想来么?”

  秀气公子挠了挠头:“这个……就算想来,那也得找个由头才是。”

  “望江诗会!”

  ……

  乡下。

  清明将至,小雨不断。

  王不仕坐着马车,在小路上慢慢前行。

  如今,布行竞选已经没有几天的时间了。

  如果猜得没错,那望江诗会便是布行竞选的日子。

  他十分关心布坊的情况。

  这一路上,凡是路过村子,王不仕都会停下车来,买一些猪肉,然后散给周围的村民。

  这些肉虽然有些腥膻,但是对于村民而言,却是唯一吃得起的。

  这是王家的习俗,不管什么节日,都要去拜访村民。

  周围的村民见状,也纷纷上前感谢。

  “为什么不在村里避雨?”王不仕有些不解。

  “老爷说,身份有别,更何况村里少爷怕是待不惯。”老何在一旁小声解释道。

  王不仕靠着车窗,看着外面,村子里似乎没有什么人。

  凡是能干活的,都在冒雨农作。

  “他们过的似乎有些苦。”王不仕漫不经心地说道。

  老何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其实,老爷已经很好了,这一年下来,王家只占四成。”

  “赋税多少?”

  “三成!”

  “哦。”

  王不仕不再说话。

  一路沉默,王不仕终于来到了王家小院。

  此时布坊的老杨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同时在等着的还有将臣。

  “你怎么在这里?”王不仕看了一眼将臣,有些疑惑。

  这家伙虽然已经答应跟在他身边,但是这段时间却一直来无影去无踪,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没酒了,来打点儿酒。”将臣晃了晃手中的酒葫芦,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似乎这一切是理所应当。

  王不仕扶额:“老何,给他记账,以后买酒拿钱!”

  “你爹从来没给过我工钱!”

  “你吃的、喝的、住的、用的,全是王家的!”

  “你……”将臣一时有些语塞,“不愧是地主家的儿子,当真是吝啬!”

  然而,王不仕已经回到了房间。

  “老杨,现在我们有多少布了?”

  “三千四百匹,若是分给所有布行,能供半个月的用量。”老杨规规矩矩地回答。

  其实这个产量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毕竟所有的布行都要经过王家统一染色。

  不仅如此,染色之后,还要用草木灰装模作样地泡一遍,老杨一直在疑惑,这个程序究竟有什么用。

  可是少爷不说,他也就没敢问。

  “好,等雨小一些,便将这些布分给下面的布行,我们该行动了!”

  送走老杨,王不仕拉着何管家回到房间,拿着纸笔画了起来。

  “老何,明日你去把这些地方买下来,咱们家的酒坊,和布坊全部迁过去。”

  “还有这边,也全部买下来,淮江这边买下十亩上好的水田,我有大用!”王不仕一本正经地吩咐道。

  老何一脸尴尬地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变得愈加无奈。

  “少爷,这些本来就是咱们王家的!”

  这……

  确实没有想到啊!

  王不仕更加尴尬。

  回去之后还是好好看看那些契本吧,作为临江首富之子,要是自家产业有多少都不知道,这也太尴尬了!

  “咳咳,那什么,你按我说的去做,顺便把所有村子里的匠人统计成名册给我。”

  两日后。

  清明前日。

  临安的雨似乎故意一般,从未停过。

  而今天也是王家酒坊卖酒的日子。

  王不仕并没有去看,他不是不敢,而是有足够的信心,王家的酒绝对会成为临安最畅销的酒!

  闲来无事,王不仕坐在书桌前开始练字,一旁小莲专心致志地为王不仕研墨。

  只不过这次不同,他不再写词。

  提笔落字。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

  小莲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她不明白,为什么少爷练字练了这么久还是没有丝毫长进呢?

  再定睛一看《梦回红楼》,这是啥?

  难不成少爷要写书了?

  正写着,老何飞奔而来,整个人如同魔怔一般。

  "少爷!东街!东街人满了!"

  东街便是王家酒坊所在的街,是东市的主干道。

  “我知道了!”王不仕没有任何表情,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两种酒,一天只有五十斤,每个人只能打五两,客人都急了!”老何拿起茶杯咕咚咕咚灌了下去,“老杨让我问少爷,酒能不能多卖一些?”

  “不行!”王不仕斩钉截铁,“记住,咱们家的酒,一天只卖五十斤!而且卖完就打烊!”

  “这……”老何有些心疼。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怎么就不愿意挣呢!

  看到王不仕再次埋头练字,只好怏怏离去。

  清明已过。

  东市已经接连热闹了好几天,就连清明当天也是如此。

  不远。

  李家酒铺,少东家李书田都快疯了。

  这是他爹给他练手的产业,若是不能做好,整个李家就不能放心地交给他。

  可是现在,王家酒坊人满为患,整条街都是排队买酒的人。

  甚至望江楼都在想办法与王家酒坊签订订酒协议。

  他们家,却冷清得让人心疼。

  “醇香都没人买了?这王家的酒真有那么神?”李书田几近抑郁。

  他们家的醇香那可是临安最好的酒啊!

  这王家真能做出更好的?

  他实在是不敢信!

  “少东家!抢到了,终于抢到了!”

  正郁闷着,李家酒铺的掌柜跑了回来。

  “少东家,这个是‘望江红’,这个是‘往圣酒’!”掌柜将一红一蓝两个瓶子放在了李书田面前。

  “他们家的酒装在这里面卖?”李书田看着这两个瓶子有些不解。

  “没错,而且他们家只卖瓶装!这个望江红,一瓶五两作价一百文!往圣酒更是高达一贯!”

  一贯就是一千文!

  李书田直接跳了起来,眼睛瞪得几乎要跳了出来,呼吸也开始紊乱。

  他们王家这是在抢钱吗?

  醇香也不过是一两七文啊!

  关键是蠢货竟然还排队去买!

  没天理了!

  没王法了!

  李书田哆哆嗦嗦地拧开酒瓶,又哆哆嗦嗦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轻轻一闻,便愣住了。

  随后一口饮下。

  嘶~

  紧接着,一杯又一杯。

  “约一下他们杨掌柜,就说我请他去望江楼一聚!”

  李书田伸出舌头添了一下酒盅,这每一滴都是银子!

  “算了,我还是亲自去拜访一下王不仕吧!”

第九章 酒铺开张,万人空巷!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