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6章:响应会盟

  “将军...”

  当潘凤下令解散之后,上万名冀州军将士带着欢声笑语返回了各自的营地,而潘凤的家族亲兵们则连忙小跑到潘凤身边,然后一脸为难地说道:

  “将军慷慨解囊犒劳众军,是不是有所不妥?”

  “不妥?”

  潘凤一边整理着系统的提示信息,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

  “有何不妥?咱们家钱不够么?”

  “够倒是够...之前将军被册封为冀州上将,族里不仅派了我们来做将军的亲兵家将,还特意叫我们运送了数车钱财来支援将军,买点猪羊酒水犒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亲兵老实回道。

  潘凤出身荥阳中牟的潘氏一族,先祖曾做过齐中尉,族人潘乾在汉灵帝时曾为溧阳长,勉强算个地方豪族。

  在潘凤得到冀州牧韩馥的赏识之后,潘氏一族便出人出钱支援潘凤;这也是东汉时期世家豪族的惯例了,族人若是有人做了高官,家族便会倾力支援,而做了高官的族人在官场站稳脚跟后,则会回报家族。

  说起来,穿越过来的潘风也算是捡了便宜了。

  亲兵也是潘氏一族,是血缘较为亲近的宗族旁支,在族里上过学,脑子比较活络,作为潘凤的亲族家将,他面对潘凤也没什么顾忌,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将军此举,恐有收买人心的嫌疑,我怕州牧大人那边...”

  “你怕州牧大人心生猜疑么?”

  “...是。”

  潘凤看了眼亲兵,然后不在意地说道:

  “不必忧虑,本将军奉州牧之命,收冀州军权,非常时刻自然需非常行事,州牧大人会谅解的。”

  就算不谅解,潘凤也毫不在意。

  他自问凭自己的本事,就算韩馥容不下他,天下也大可去也,此处不留爷大不了就去投奔渤海的袁绍呗;反正按照历史进程,接下来韩馥也得被迫将冀州让给袁本初。假若袁绍也容不下他,这不还有曹丞相、刘皇叔和孙十万么?乱世天下,只要他潘凤不像吕布那样唯利是图、反复无常,他这种猛将总是有人乐意收留的。

  至于自立为王,这个选择暂时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他自问自己当冲锋陷阵的猛将还行,做割据一方的诸侯可不是那块料。

  “潘将军...”

  正当潘凤和亲兵边走边聊天的时候,突然,就见一人叫住了他,脸上还残留着震惊的神色。

  “嗯?这不是长史耿文威先生么?先生不在州牧身边,怎么来军营了?”

  “啊~~潘将军,耿某本是奉州牧之命,来军营通报将军,州牧有要事与将军相谈。不成想竟目睹将军举鼎神迹,真幸事也~~”

  来人,也就是韩馥长史耿武(字文威)。他用惊叹的目光打量潘凤,忍不住感叹道:

  “将军真乃神人也~~”

  “哈哈哈~~耿长史谬赞了。”

  潘凤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好奇地问道:

  “可知州牧大人有何事与潘某相谈?”

  “唔~~日前曹孟德行刺董卓不成,从雒阳出奔东行,与渤海袁本初发檄文于诸郡,相约讨伐董卓、重振朝纲。”

  “诸侯讨董么?”

  听到耿武的话,潘凤皱了皱眉,然后对着耿武说道:

  “既如此,吾等当速往州牧府邸。”

  “善。”

  ……

  夜晚时分。

  邺城的城楼击鼓,城门和坊门关闭,除非是官府公人、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其他人若是在夜晚的街道行走被抓住,就是触犯‘宵禁之法’,轻则鞭二十,重则直接处死。

  (PS:曹操任雒阳北部尉,汉灵帝宠爱的宦官蹇硕的叔父因为夜行违反宵禁,就被曹操直接处死了)

  而当邺城伴随着宵禁陷入一片漆黑之时,城中的州牧府却点燃起了一根根蜡烛,使得府邸灯火通明。冀州的文武官员十余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厅中央的治中李历。

  后者手持一份檄文,大声地朗读道: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李历的朗读很有水平,声音慷慨激昂,与会的众人听得都有些激动。

  ‘这曹老板挺有水平的嘛~~’

  作为穿越者,潘凤听着倒没什么感觉。不过看着旁边的耿武怒发冲冠的模样,潘凤倒是有些欣赏檄文的文笔。

  坐在主位上的韩馥同样没什么感觉。

  当李历念完曹操和袁绍联合发布的檄文后,他居然很没情商地来了一句:

  “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

  这话听得在场不少人当时就火了。

  治中从事刘惠便要起身斥责,却不防潘凤当先一步开口道:

  “韩公乃是汉家州牧,代天子守牧一方,何谓袁、董?”

  韩馥自知言语欠考虑,当下面有愧色地说道:

  “无双所言甚是,是某言语不周了。”

  随后,他想起耿武告诉他的‘潘凤举鼎’的壮举,不由对潘凤刮目相看,于是破天荒地先对身为武官的潘凤询问道:

  “依无双之见,我冀州该不该参加会盟?”

  “今兴兵为国,理当从之。”

  潘凤毫不犹豫地说道:

  “曹孟德此番虽是矫诏,然檄文内容却是货真价实。韩公虽说是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却也不可以私废公,反而更应该积极响应才是。

  若不然,其它州郡将州牧视为董卓同党,群起而攻之,到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听完潘凤的发言,在座的众人顿时对潘凤另眼相看。

  原本韩馥拜潘凤为冀州上将,他们只是当笑话看的,不成想这潘凤外表似四肢发达的无脑猛将,实则却头脑缜密、能谋善断啊。

  治中从事刘惠(字子惠)本来还想建议韩馥暂时观望其它诸侯再做决断,现在听了潘凤的话,他当即意识到了自己思虑不周,连忙开口附和道:

  “潘将军所言正是。使君当早做决断,起兵会盟~!”

  闻言,韩馥不由地点了点头。

  原本,他忌惮袁绍的家世声名,加上董卓任命他为冀州牧的恩情,对于会盟讨董并不是很请愿。可在听完潘凤的话后,惊醒之余的他不由感到一阵后怕。这要他真拒绝会盟讨董,关东联军不一定能拿董卓怎么样,可是拿他祭旗还是绰绰有余的,到时候他恐怕不只是生死族灭,更会留污名于后世。

  秦汉时期的文人可是很看重名声和气节的,若是真落得那个下场,他韩馥恐怕死也不会瞑目了。

  想到这里,韩馥当即点了点头,然后大声下达命令道:

  “发公文于渤海袁本初,冀州响应会盟!自明日起,我冀州整顿兵马、筹集粮草,为汉家社稷兴义兵、诛董贼!”

  “诺~!!!”*n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第6章:响应会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