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投降吧!
武彻接过毛笔,在密信的结尾处写下一行字:“潘凤将军,来信本宫已知悉。”
“一切按照原计划行事。”
“眼下本宫已率领骑兵渡过了景河,不日便可到达上京城外。”
“本宫会选择在上京城东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等到东西两军步卒全部到来之际,就是本宫攻城之时。”
“武彻之笔!”
写完之后,武彻将书信折叠好,又重新放进信封,将封口处用蜜蜡封好。
便让郑义将书信带回给潘凤。
郑义接过书信,领了命,便转身离开。
等到他走后,武彻一行人也朝着上京城的方向进发了。
大约过了三个时辰。
武彻一行人便到达上京城外东边三十里的地方。
此时天色已然微微发亮。
武彻刚准备下令安营扎寨,就有斥候前来禀报,说是潘凤又有回信至。
听到这个消息,武彻很是高兴。
因为潘凤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派人给他回信,就说明潘凤基本上已经算是彻底掌握了中军。
果然,斥候呈上来的书信,内容也确实如此。
并且潘凤还在信中说了,他和林汉正在从上京城西赶过来拜见自己的路上。
另外,书信的内容,还有些让武彻意外的是。
武兴在其母妃连淑妃的带领下,在赵恕等人的帮助下,竟然发动了政变,夺了武韧的皇位,并且囚禁了他。
眼下,上京城的皇帝是武兴,连淑妃垂帘听政,赵恕为辅政大臣。
换句话来说,就是上京城目前都在连淑妃和赵恕两人的掌控之中,武韧已经是过去时了。
对于这个消息,武彻虽然有点意外,但也不是很在意。
毕竟他是进京勤王的。
平武韧之乱或者是平连淑妃之乱,都是一样的。
更何况眼下中军四卫的兵马,都在他武彻的手中。
再等到东西二军的步卒到来。
他的手底下就将近有六十万的大军。
六十万大军攻一个城池,哪怕上京城作为景国城墙最高,城门最坚固的城池。
也用不到多少的力气。
更何况上京城内还有千牛卫作为内应。
是以,武彻想何时将上京城攻占下来就何时能将上京城攻占下来。
不过,按照武彻的主观意愿,他还是希望此次战役,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伤亡。
毕竟自己人打自己人,无论哪一方死亡的人数多了,对景国来说,都不友好。
他还要留着景国的有生力量,抵挡住周边各国的进攻。
不一会,武彻看完书信后,当即就下令:“传令,安营扎寨。”
“并且咱们的营帐还要扎得显眼,要让上京城内遍布在城外的探子都发现。”
“另外把本宫进京勤王的大旗竖起来。”
武彻一说完,颜华清等将领齐齐应了一声,“末将遵命。”
随后,众人便开始各自行动了起来。
此时武彻所在的位置离上京城就太近了。
以军队中全是步兵来算,也只要一个半的时辰就可以到达上京。
而如果是骑兵那就更快了,一个时辰足矣。
……
上京城。
皇城。
皇宫。
涟漪宫。
得知武彻已经带兵出现在了上京城东三十里的地方。
连淑妃直接破防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武彻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就出现在了上京城外。”
“不是已经给潘凤去了书信,让他带兵拒武彻于东郡吗?”
“难道他没有按照武韧所写书信的内容行事?”
“可不是都说潘凤是个有恩必报的人嘛,难道我们所有人都看错他了,他是个假仁假义之辈。”
“或者说他现在根本不会顾及武韧的性命。”
“谁能告诉本宫,这是怎么一回事。”
连淑妃暴跳如雷,在寝宫中一会大吼大叫,一会神叨叨的。
“是不是你在给潘凤的书信当中做了什么手脚?”
“你口口声声说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负责,你就是这么负责的吗?”
“武韧你这个奸佞小人,倒是打得一副好算盘。”
“本宫原以为你是真心悔过,现在看来,所做的一切都是骗本宫的。”
连淑妃怒极之下,取出房中挂着的长剑,来到寝宫旁的偏殿,将利刃抵在武韧的脖子,对着他愤怒地吼道。
连淑妃的寝宫和武韧所待的偏殿只有一墙之隔,隔音并不好。
是以,刚才连淑妃在寝宫内说的话,武韧都听得清清楚楚,同时也知道她为何这么愤怒。
“连淑妃,我给潘凤将军写信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着。”
“甚至我写好之后,你也是反复看过好几遍书信。”
“我要是真动了手脚,以你的能力,又怎么会看不出来。”
“无论你信不信,我是真的对你之前所做之事后悔了。”
武韧想了想,对着连淑妃淡淡地解释道。
“哼!”
“武韧,你以为本宫还会信你?”
“你和潘凤交好这么多年,说不定,你们之间有什么早就定好的暗号,是本宫不懂而已。”
“更何况,若不是你在书信里动了手脚,潘凤为何会不带兵马去阻拦武彻。”
“反而让武彻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上京城外。”
“再加上,潘凤绝对不可能不顾及你的性命。”
“本宫一次又一次地相信你,你却一次又一次地欺骗本宫。”
“武韧你这个王八蛋,当真是无耻至极!”
连淑妃怒哼一声,对着武韧冷冷地说道。
“这……”
听完连淑妃的话,武韧也是一阵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但武彻为何会出现在上京城外,身陷囹圄的武韧又怎么会知道。
“诶!”
“连淑妃!”
“带着老五开城投降吧!”
“二哥回来了,又掌控了中军四卫,还带着东军兵马,你的梦该醒了。”
“说不定看到你开城投降的份上,我二哥会在念在你是父皇的妃子,武兴年纪还小的份上,饶你们不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
“投降吧!”
武韧叹了叹气,对着连淑妃劝说道。
“不,本宫绝不投降!”
“上京城的兵马如今都在本宫的手上,本宫还有希望。”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