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

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

姓姓姓姓徐来源:阅文

字数:5.46万字

阅读:67033 连载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139 90 0票 推荐票
小说简介
你已激活王朝系统,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霸业吧。 要怎么从老十八的出身,坐上那唯一的王位宝座? “狼居胥山是吧?”...
朱楩 朱元璋
免费阅读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的第十八皇子出生了。

  可谁也不曾知晓,这个孩子有个神秘来历,他竟带着前世记忆。

  “可为什么偏偏是老十八啊?这不是什么都晚了?”

  年幼的朱楩想骂人了。

  如今大明朝已经建立,太子朱标才二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

  “看来只能躺平摆烂了啊。”

  于是朱楩深深藏起自己的所有秘密,低调的在皇宫里度过了童年。

  洪武二十四年,第三次册封大典,从朱楩上面的老十七,到如今才只有三岁的老二十五。

  所有皇子全部被册封成了大明王朝的第一代亲王。

  而朱楩自己,在这一次册封中,也成了岷王。

  “父皇,儿臣想要尽快就番属地。”

  就在册封大典的朝堂之上,小小年纪只有十二岁的朱楩,突然语出惊人。

  满朝文武,包括朱楩的那些兄弟们,全都惊诧的看着他。

  就连那位高高坐在皇位之上的洪武大帝,也一样惊讶的看着这个平时连面都见不上几次的皇子。

  其实朱楩低着头,不敢看朱元璋,他又何尝不是几乎不怎么认识自己这一世的爹的长相。

  “老十八,你还年幼,正该留在皇宫跟随允炆与太傅一起修习学业才是,”

  朱标赶在父皇之前开口,还连连给朱楩使着眼色。

  其实许多皇子在封王之后,都不愿意离开繁花似锦的都城。

  如今的大明王朝的都城还在应天,而不是后来搬去了燕京城。

  何况朱楩才十二岁,比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都小两岁。

  可朱楩却去意已决,宫里到处都是小太监的眼线耳目。

  朱楩这十来年可是如履薄冰过来的,实在想要摆脱。

  于是朱楩继续低着头,说道:“谢谢大哥的疼爱。但是弟弟愚钝,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早早熟悉一下属地状况,也好能尽快尽到职责所在。

  即使不敢说帮父皇分担压力,也要争取不给朝廷添加麻烦。”

  “哦?难得你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见地和担当,不愧是咱的儿子,哈哈哈,”

  朱元璋倒是对朱楩的话很是高兴。

  虽然是不待见的儿子,可毕竟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从老朱能不偏不倚的群封诸王,把每一个儿子都封为了亲王,就能看出只要你别跟朱标对着干,去抢那个不切实际的皇位龙椅,朱元璋还是不会对儿子动手的。

  朱楩暗暗的抹了把冷汗。

  作为一位王爷,哪怕他才十二岁,可只要他离开天子脚下,在自己的封地内站稳脚步,那他就是土皇帝了。

  在朱元璋面前他就是儿子,可只要离开朱元璋,他也是别人的老子级。

  所以谁喜欢当儿子啊?

  “请父皇成全,”朱楩双手抱拳躬身到底。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忽然说道:“既然这样,芸南那边刚刚收服,我也有些担心那里会不稳定。不如你就改封到芸南算了。”

  “父皇?”朱标一惊,明知道芸南不太稳定,怎么还能让小弟去那边?

  不过马上朱标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偷偷看了眼朱元璋,发现老朱正好笑的看着自己。

  朱标珊珊一笑已经明白过来:“儿臣也觉得这样很好。”

  芸南?

  许多心思缜密的大臣也都纷纷回味过来。

  现在是谁在镇守芸南?

  当然是那位西平侯沐英,同时沐英还有一个身份,他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义子,曾经叫做朱英。

  后来因为沐英的一句话‘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于是才改名为沐英。

  也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已经成为皇帝,再让养子跟随自己的姓氏也容易出麻烦。

  而沐英对养父母一直没有怨言,而是始终记着恩情,对朱家可谓是忠肝义胆。

  曾经得知养母马皇后的薨逝,还悲伤过度而咳血,差点跟着一起去了。

  所以朱元璋这是打算让朱楩去投奔这个义子,也让西平侯沐英守着朱楩呢。

  不管朱楩有没有领会到朱元璋的用意,一听说可以跑到外面当个逍遥王,顿时千恩万谢,差点当场就要暴露本性放飞自我了。

  与此同时,在朱楩的脑海突然传来一个冥冥中的声音:“恭喜宿主激活王朝系统,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霸业吧。”

  十二年了,外挂终于到账了。

  朱楩一开始还很期待与兴奋。

  可等他唤出所谓的王朝系统时,却傻眼了。

  【因宿主尚未开启自己的领地,所有功能暂不可用。】

  开启功能要等到他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后,才能展现出来。

  朱楩也不急,反正他马上就要就番了,可以得到一片地当自己的逍遥王爷土皇帝了,也不差这几天了。

  虽然朱楩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提前就番的允许。

  但朝廷还是要做很多准备的。

  首先是朱楩的封地既然被转到芸南去了,该怎么给他划分属于他的领地呢?

  总不可能让沐英一家让出来吧?

  其次是芸南刚被收回,距今只有十年。

  朱楩过去的意义就是戍边去了。

  就要给他准备护卫了。

  而老朱也没有亏待这个儿子,直接把前兖州护卫指挥使王福调过来了。

  王福的祖父王圭和他二叔三叔都是当年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

  均在历年的征战中为国捐躯了。

  是朱家最信赖的人之一。

  而且王福之前还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的护卫指挥使,手下都是忠心耿耿的护卫。

  而且老朱还给西平侯写过一封折子和一封信。

  折子里交代的是关于岷王封地的事,信里则是以义父的身份让沐英关照朱楩。

  对于这些,朱楩并不知晓。

  因为自从封王大典那一日之后,他就一直兴奋的在等待自己就番一日的到来了。

  只是朱楩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等,足足等了四个月。

  他才等到自己的部队,以及老朱终于发话允许他离开应天,前往芸南就番了。

  这一天已经是八月份了,无比炎热。

  应天的城门下,一支装备整齐的部队列队在那里,随时准备出发。

  这支部队足有一万人,作为护卫绰绰有余。

  而且朱楩还被告知,作为戍边王爷,他的部队也不是只有这一支。

  等到了芸南那里,西平侯会抽掉两支指挥使的队伍给他的。

  所以说,朱楩很可能摇身一变,从应天皇宫内的小透明,转眼变成镇守边疆的一位大王。

  这不比在皇宫里装孙子当儿子威风?

  此时眼看队伍就要出发了。

  “十八弟,此行路途遥远,可一定要保重身体。

  而且十八弟你如今尚且年幼,万万不可贪玩,更不要为非作歹胡作非为。

  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和王福商量。”

  贵为太子的朱标拉着朱楩的小手,千叮咛万嘱托着。

  他竟亲自来送朱楩了。

  朱楩心里感动,因为只有这位太子大哥来送他了,就连朱楩的同母胞弟,被册封为韩王的朱元璋二十子朱松,都没来送他。

  甚至连亲生母亲周妃,也只是前几日去探望他一次。

  照理说,当王爷就番时,也可以申请带着母妃一起前往封地的。

  毕竟周妃也不是很受宠的妃子。

  但是显然,相比起边疆云地,应天要更加繁华。

  周妃可不想跟着这个儿子去遭罪,反正她还有个儿子呢。

  “大哥,您也要保重身体啊,你可是大明的未来。

  不但父皇,就连我们这些弟弟妹妹,也都把你视作榜样和大明的未来希望,”朱楩有感而发的说道。

  只要朱标不死,大明就不会发生任何乱子。

  而且朱标仁义宽厚,待人亲和,尤其爱护弟弟,有一些年长的哥哥还在犯浑,几次要被老爹朱元璋惩治,都是朱标挺身保护了下来。

  要是朱标能顺利登基,大明绝对会更好。

  至少朱楩是认可这个大哥当皇帝的。

  朱标欣慰的点点头,又对一旁的指挥使王福交代了几句,然后就看着年纪不大的朱楩,在王福的搀扶下坐上了一架华贵的马车。

  毕竟是王爵,而且是朱元璋的亲子,那可是绝对的皇家规格。

  “那么就,全军开拔!”

  朱楩坐在马车里,大手一挥,隔着窗帘对王福发号施令。

  王福暗暗感到好笑,这位年幼的小王爷怕不是以为他们要去打仗吧?

  还全军开拔,总共也不过才一万兵马。

  不过王福也很配合,转头对太子颌首示意了一下后,大喝道:“王爷有命,全军出发。”

  足足一万人的兵马部队,开始浩浩荡荡的往芸南方向赶去。

  

目录 (共10章) 更新于:2023-12-12 19:0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