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章

  果不其然,丘英抛出重磅炸弹:“你正是李公嫡孙,今卫国公之子,家中排行第六!”

  “哎呀呀,舒服了!”

  李彦面无表情,心里乐开花。

  这就是家世跃升!

  不过这衔接上是不是有问题?

  陇西李氏世为显著,门第高华,身为李靖之后,之前怎么沦落到这里的?

  虽然陇西和凉州一样,都在陇右道内,一个是甘肃省东南,一个是甘肃省中心位置,距离并不远,但也没道理十四年不闻不问。

  李彦看向丘英。

  丘英迎着他平静的目光,倒是有些欣赏。

  换做常人,这会儿早就欣喜若狂,大为失态了。

  但此子年纪轻轻,竟有几分喜怒不形于色的大将风采。

  不愧是李公之后。

  丘英道:“六郎,你这些年沦落至此,是有缘故的,并不能怪你父亲,他在长安的处境,并不好过……”

  随着丘英的解释,李彦也开始费力的回忆起历史中李靖后人的情况。

  李靖在后世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儿子李狗蛋等等的梗。

  再早些年,则是红拂女夜奔,风尘三侠出道。

  红拂女完全是小说编造,李靖的妻子也是世家贵女,生下的嫡长子名叫李德謇(jiǎn)。

  这家伙本来有大好前途,可惜运道不佳,和太子李承乾走得太近,受李承乾谋反的牵连,被判流放岭南。

  真要流放到那地方,必死无疑,幸运的是,李世民体念李靖,特下诏改为发配吴郡(江南道苏州)。

  这个时代的吴郡,虽然还没有后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但发展的也不错,跟岭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后来李靖病逝,李德謇还被特许回长安,继承卫国公的爵位,仕途却断了,后代再没有出现在正史上。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真实的李靖这一脉,没有什么金吒木吒哪吒,没落得很快。

  别说五世,三代后,估计就接近寒门了,衣食无忧,但再也没有当官的。

  “这个身份安排的,倒是符合数值……”

  智慧降低不是失忆,李彦见识还在,慢慢思考后,大致弄明白了。

  既然叫他六郎,说明李元芳被定为李德謇的第六子,表面风光,其实能享受的福利不多。

  正因为这种种因素,家世属性才是10点。

  高了,又没有特别高。

  倒也没什么失望,他心中依旧喜悦。

  知足了。

  但当丘英表示要带他回长安认祖归宗时,他又考虑了半天,最终保持沉默。

  鼎鼎大名的关陇贵族集团,在经历了隋末动荡,初唐重组后,陇西李氏丹杨房正是其中一员,而这个政治团体,目前正在被李治和武后压制。

  十多年前,随着长孙无忌的自尽,煊赫一时的关陇集团,失去了一呼百应的领头人物,盛极而衰,渐渐成为一盘散沙,在朝堂上的势力大不如前。

  可想而知,当他以这种身份回到长安,顺利认祖归宗,在勋贵遍地走的大唐首都,并没有多么显贵,到了帝后面前,还要被贴上标签,可以说里外不是人。

  因此李彦不准备现在去长安。

  他要靠着这个出身,规划接下来的路线,赚取更多的资本,有了成就便可以开启天赋,提升属性。

  只是智慧的暂时下降,这个时代普通人的反应能力,有些跟不上后世开阔的见识,思考时间明显变长。

  “我知此事突然,六郎一时不适,倒也无妨。”

  丘英见他沉默,表示了理解:“我要为圣人办差,这些时日,你暂时留在凉州,等我回来。”

  李彦拱手为揖:“多谢丘备身。”

  “你我两家乃是世交,我昔日又受李公大恩,不必见外,喊我丘叔吧!”

  丘英摆摆手,看着李彦身上的粗陋衣服,叹了口气:“这些年苦了你,我准备了些衣物,六郎,不要推辞!”

  李彦道:“长者赐,不敢辞,谢丘……丘叔!”

  “哈哈!好!”

  丘英对他的称呼很满意,待遇又不同:“这些时日,我托付安县尉予你些照顾,你若改变主意,立刻想去长安,他会帮忙安排。”

  说着,丘英转身挥了挥手。

  顺着他的方向,李彦看到了一位身材高胖,圆脸大眼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行叉手礼:“丘备身!”

  丘英将事情说了一遍,安县尉立刻拍胸脯保证,看待李彦的目光,如同家人般温暖:“请丘备身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六郎。”

  “果然不立刻去长安,是正确的选择。”

  就在刚刚,康猛的跟班尤七,还抬出负责法曹的康县尉,动辄拿去衙门。

  结果半个时辰不到,另一位安县尉,亲自来到面前,笑容和煦,恨不得嘘寒问暖。

  对于这样的反差,李彦只想说:

  请加大力度!

  让我尽情体会门阀世家的各种优待吧!

  让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考验腐化我吧!

  “安县尉费心了!”

  另一边,丘英不知道这位面瘫脸的小侄子,内心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眼见安县尉表态,他微微颔首,示意承情。

  转而又对李彦道:“六郎,有些事情,我不便多言,等你回到长安府内,一切自然明白,我们来日再见!”

  做好告别,丘英让部下牵来骏马,翻身上去,挥了挥手,带着一群甲胄森寒的禁卫,雷厉风行的消失在街头。

  “丘叔,一路顺风!”

  学馆门前,李彦目送丘英,挥手告别。

  旁边一直不敢打扰的康达,这才兴奋的握了握拳头,低声道:“我的同学,祖父是李公!”

  学馆门口,一群学子探头探脑,窃窃私语:“陇西李氏,国公之子!”

  内外的目光,齐齐聚焦在李彦身上。

  这小郎君衣着简陋,相貌平平……

  但现在,整个人都好像发着光。

  真神奇!

  “元芳,丘备身留给你的衣物,张环和何竟会帮你送回去。”

  “这两人是我麾下干吏,若有杂务,尽管吩咐他们去办。”

  一番交谈后,安县尉离开了。

  并不是丘英走了就敷衍了事,而是李彦主动要求的。

  似姑臧县这种上县,都会配备两位县尉,负责法曹的是康达和康猛的父亲康县尉,这位安县尉显然就是分押户曹,管理户口和税收,工作繁忙。

  看在陇西李氏和千牛备身丘英的面子上,如果李彦提出各种要求,安县尉会尽量满足。

  但堂堂一位少府,大县内排名前五的人物,为你鞍前马后的服务,那人情消耗的速度可太快了。

  因此李彦退而求其次,不劳烦安县尉,而是劳烦他的手下。

  见李彦明知轻重,进退从容,安县尉的态度更热情了几分,临走时满面笑容的邀请他去府上作客。

  目送安县尉离开,李彦却没有急着走,跟康达闲聊起来。

  不经意间换了个角度站立,方便学馆内的人更清晰的看到自己。

  “是他!是他!就是他!”

  “气度不凡啊,我早就看出这位,不是池中之物!”

第3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