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章 书院考核

  赵康绕着他走了一圈,拿起一块水头好的玉坠,看了一眼,笑出声来。

  “董乾,你要是喜欢琉璃制品,别刻成玉坠,直接挂个酒盏,比这个做工精美。”

  此话一出,众人也看出那玉坠是假货,无不发出笑声。

  董乾气的脸如鹅肝,眼珠一转,转而开口嘲讽。

  “大皇子,不知你昨夜用了多少银子,让琴娘甘愿陪你一夜?”

  赵康还在禁足期间,此话无疑是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礼部侍郎之子段鸿飞,当即冷着脸,站出来,呵斥道:“身为大皇子,又在禁足期间,竟然偷溜去了这种伤风败俗之地,我朝的颜面,都被你丢尽了!”

  “此事必要向陛下禀报,废除大皇子,移出宗庙族谱。”

  “这种人,竟然还好意思来考试,真是有辱斯文。”

  “此人必须逐出京城!”

  众人议论纷纷,赵康却面色如常,在心中推测起来。

  昨夜,董乾也去了青楼,而且就在他隔壁。

  细想下来,以机会和速度来看,他很有可能,就是推大皇子入水的人。

  这时,董乾不着痕迹的靠近他,用仅能两人听到的声音,说道:“大皇子,你今天就该在家好好收拾行囊,何必来这里丢人现眼?”

  赵康不怒反喜,故作惊讶的大声道:“什么?董兄,你怎么可以这样?不就是琴娘没有看上你,甘愿免费陪本皇子一晚,你何必耿耿于怀呢?”

  “董兄,平常心些,你最后不是也和秋菊共度良宵了吗?她也是个大美人。”

  此言一出,众人哑然。

  虽说逛烟花酒巷,在场的人都去过。

  甚至,他们还会经常互相介绍,一起议论馆子里又来了哪些会做小令的美人。

  可今日是书院考试,据说陛下还会亲临。

  若是被院长与陛下听到,就算是再有文采,恐怕也会嗤之以鼻,打出低分。

  要知道,学院内,皇子据少,多是官宦子弟。

  科举入仕,人才济济,他们毫无胜算。

  所以多要依靠在皇家学院考试,崭露头角,被陛下记住重用。

  “对了,董兄,你昨天白嫖,是本皇子帮你代付的。”

  赵康将手放在董乾的肩上,用力拍了拍,语重心长的说道:“本皇子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考完试,记得还我啊。”

  “你,你说什么呢!谁欠你银子了?”

  “董兄,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人家姑娘服务了你半盏茶的时间,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咱不能赖账,做人要厚道。”

  四周的笑声更加甚,对董乾无不是鄙夷之色。

  当今敢如此露骨,直言这些隐晦事的人,恐怕只有赵康了。

  反正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哈哈,半盏茶?我要是秋菊,定收他双倍银两。”

  “这种事,怎么可以当众说出?实在是有伤风化,孺子不可教也。”

  “董乾,你不然去找林太医看看吧,他对那方面,很有建树,一定可以让你延长时间。”

  “银枪蜡烛头,战场脆若虫。哎,何其悲哉。”

  众人无不笑话董乾。

  远处树荫下。

  三皇子赵宁和四皇子赵辰,眼神阴沉的观察着赵康。

  “要他死的办法有很多,不在这一时半刻,再等等吧。”

  “三哥,我的人都已经安排好了,一旦赵康被贬出京,就会……”

  赵辰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两人会意大笑,转身向考试会场走去。

  “肃静!考试开始,众考生请排好队,准备进入考场!”

  一声洪亮的声音,从后院响起,四周终于安静下来,大家自发整齐的向会场走去。

  “哼,我就看你还能得意多久。”

  董乾轻蔑冷哼,自信满满的向前走去。

  鄙夷的声音听多了,赵康早已见怪不怪,无所谓的耸耸肩。

  京城第一才子?

  希望考完试,你还能保住这个头衔。

  “大哥,大哥。”

  赵康刚走两步,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让他不由心下一柔。

  “小妹。”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可唯有面前的小妹是个意外。

  重生以来,赵康露出最温柔的笑容,看向提着裙摆,气喘吁吁跑来的少女。

  “大哥,我总算赶上了,这是我去妙音寺请来的符纸,主持说,放在心口的位置,可以保佑你心想事成。”

  妙音寺?

  那里供奉的,好像是送子观音吧。

  赵康哭笑不得,但还是心满意足的紧握符纸,笑道:“等着大哥的好消息。”

  “嗯,大哥,我相信你是最厉害的,一定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少女眼中泛起层层泪光,犹如诀别,明显不相信他能通过考试。

  不过这份善意,赵康记下了。

  他淡然一笑,挥了挥手,转身走进考场。

  和古人考诗词,他还真没怕过。

  先秦511卷,全唐1012卷,全宋7007卷,全宋词1361卷,金元词284卷……

  图书馆中,记载的大于有30万首,早就被他背的滚瓜烂熟。

  要是放开了背诵,他能让在场所有人都自闭!

  赵康淡定的走到队伍后面,慵懒的打着哈欠。

  前面,考官抱着木箱,将五人分为一组。

  然后让他们抽取考题,在半柱香内,做出符合题目的诗词。

  不远处,院长拿着交上来的诗词,表情严肃。

  若是遇到好词,他会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好诗,妙哉,优等!”

  “哈哈,果然是老夫的得意门生,徐昌荣的这首诗,写的甚好啊!惟妙惟肖,可以录入仁德大典里了。”

  徐昌荣故作谦卑,拱手说道:“与老师相比,学生相差甚远。”

  “嗯,不错,不错,你日后必成大器。”

  而遇到不好的诗词,院长则会声音洪亮的大声斥责。

  “将军立城东,壮士会挽弓。挂旗迎风展,大炮轰轰轰!”

  “李平,这写的是什么?狗屁不通,不及格。”

  “张安宁,你的考题是秋后,你写的是什么?文不对题,不及格,下一个。”

  在气氛紧张到快让人窒息时,院长拿起董乾的试卷,沉声读了出来。

第3章 书院考核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