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九章 遣使何方

  王宫里,赵王正与四位大臣面向而坐。

  赵王愤懑的问道:“初战不利,都尉战死,寡人想要亲自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臣楼昌说道:“赵国与秦国用全部的国力来决战,这对于两国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两头老虎相争,这不是一件让周围的豺狼高兴的事情麽?我认为上君应该派人与秦国议和。”说完,他附身大拜。

  赵王并没有回答,又看向了虞卿,虞卿显得有些愤怒,站起身来,说道:“秦国已经竭尽全力,不再保留,他是要灭亡我赵国的,在这种时候,怎么能够议和呢?”

  “那您觉得该怎么办呢?”

  “上君应该派人去魏国、楚国,寻求他们的帮助,这样一来,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必定恐慌,即使上君想要跟秦人议和,也应该先派人去魏、楚,这对于议和也是有帮助的。”虞卿认真的说道。

  赵王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仲父平阳君赵豹。

  赵豹此刻看起来有些生气,他不客气的说道:“过去秦国讨伐韩国,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人,进献十七座城池的时候,臣就告诉上君,这样的举动一定会触怒秦人,不如将这些地方让给秦人,您非说不费兵力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城池,这是一件好事,如今怎么样?”

  赵王怒气冲冲的反问道:“难道寡人不要这上党郡,秦人就不会进攻赵国了麽?秦是像老虎那样的国家,难道不该接纳土地变得更强大去对付老虎,还要将到手的肉食喂给老虎,等着老虎来吃人麽?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赵豹一时说不出话来,又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请上君派郑朱去秦议和,过去秦人进攻阏与的时候,就是他作为使者去秦,我觉得他是最合适的。”

  当然,坐在赵豹身边的第四位大臣,也就是郑朱,他起身朝着赵王大拜,说道:“臣愿意前往秦国议和。”

  沉思了许久,赵王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关系到赵国的存亡,请你千万不要怠慢啊。”

  郑朱当即立下誓言,赵王的面色方才缓和了一些,只是,坐在一旁的虞卿惨笑着站起身来,大叫道:“我等要成为秦人的奴隶了!”

  “虞卿!”

  赵王是真的发怒了,他愤怒的说道:“寡人听闻,在秦国,战时出言不逊,扰乱自己军队决心的人,是会被处死的!”

  虞卿摇了摇头,说道:“倘若上君早早的效仿秦国,施行秦国那样的法律,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了。”

  说完,他也不顾在场几个人那惊诧的脸,转身离去。

  面对这样无礼的行为,赵王气的面红耳赤,他叫道:“王宫武士何在?!”

  可是当护卫王宫的武士来到了赵王的面前,赵王却迟迟不能下令,脸色变幻,迟疑了许久,方才叹息着说道:“虞卿之所以那样说,也是因为赵国啊。”

  他看向了一旁的赵豹,说道:“虞卿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寡人要往秦国派遣使者,而对于周围的几个国家,寡人也要同样的派遣使者。”

  赵豹俯身说道:“臣的门客里,有不少擅长辩论的人,他们都能让别人信服他们的话,臣请派遣他们几个人,前往各国,请求他们的帮助。”

  …………

  郑朱出使秦国,做好了死在半路上的准备。

  他的处境是所有使臣里最危险的。

  不只是因为秦国与赵国的关系恶劣,更主要的是,他的大部分路程都是秦国与赵国正在交战的地区,经过这里,显然是会遭受到战争的波及,更何况他还以自己的性命来立誓,要完成秦赵议和的大事。

  所以在出门的时候,郑朱庄重的向自己的母亲告别,亲吻了蹒跚学步的孙子,叮嘱好了家中的老妻,方才坐上了马车,将生死置之度外。

  马车飞快的离开了邯郸,这一路他们要经过马服山,过武安,过涉,到上党郡。

  郑朱让驭者不顾一切的赶路,希望早些到达秦国,说服秦王,让他结束这场战争。

  两人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来到了马服。

  马服乡的监门赵去死热情的招待了郑朱,听闻他的使命,更是敬佩的连连称赞。

  郑朱饱餐了一顿后,问道:“我听闻,赵国有个年轻的贤才,就是马服君的儿子,不知道您能不能带我去拜访他呢?”

  监门便领着郑朱来到了赵括的院落之外。

  赵括本来是要休息的,狄进来禀告之后,他无奈的开了门,亲自迎接这位来自邯郸的使臣。

  郑朱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眼前一亮,这年轻人高大俊美,风度翩翩,的确是有贤才的威仪,郑朱不敢无礼,两人拜见之后,方才在院落内坐了下来。

  “我在邯郸的时候,就听说马服子的贤名,这次我要前往秦国议和,不知道马服子有没有什么建议呢?”郑朱直截了当的询问道。

第九章 遣使何方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